魏太后懒得再骂他,只冷声道:“不必监视了,底下的人来报,她今日入国子监,连试题都没有带上,能做成什么事?”
县主之位是太后封的,县主府上必然有魏家的人。
想要知道些什么事情,也不是件太难的事。
“这般紧要的关头上,她最好是不要露怯了才是,否则的话……”魏太后神情冷冽,无用之人还留着做什么?
“让你查的事情如何了?”
官员闻言忙道:“已经打听过了,从昨日施元夕离开,到今日为止,都没有听到试题外泄之事。”
此前黑市泄露图纸一事上,魏家始终对施元夕抱有怀疑。
这次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她去办,也有试探之意。
思及此处,那官员扫了眼魏太后面上的表情,方才问道:“……此人投至太后门下时日尚浅,将这般重要的事情交给了她,可是有些不妥?”
顶着太后阴沉的目光,他头皮发麻,却仍旧是道:“她到底是国子监生,如若此番不想要开罪了那徐京何,直接将此事告知了徐京何,或者是真的将试题泄露了出去,只怕后患无穷啊娘娘。”
魏太后闻言只是冷笑。
这般明显的事,还用得着他来提醒?
用施元夕这一步棋,确实是不如其他的稳妥。
尤其是试题如果真的在科考前泄露了,别说是徐京何了,整个朝野都会为之震荡。
施元夕不知深浅,便是完全背叛了魏家,也是极有可能的事。
可魏太后仍旧给出了这样的吩咐,便是因为在这试题一项上,魏家本来就无所谓。
本次负责出题的,乃是翰林院。
如今大半个翰林院都归属于魏家门下,不管是谁出题,又是什么样的题,都逃不过了魏家的监视。
但翰林院里,仍旧留有了一些一根筋的官员。
这些臣子,绝大部分都是淮康帝时期留下来的老臣,迂腐不化,还屡次跳出来与魏家作对。
魏太后之所以能够忍耐这些人这么久,皆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明确地投入谢家或者是徐家门下。
也就是他们口中所谓的纯臣。
可留着他们,始终都是魏家心头的一根刺。
旁的不说,就拿除夕夜册封魏昌宏为太师的圣旨来说,里边有几个人顽固不化,多番阻拦。
导致那道圣旨延缓了许久,一直到徐京何抓住了魏家的把柄后,才得以现世。
徐京何背后有江南徐氏,这些迂腐的老翰林可没有。
整个翰林院中,如今还有着实权,占着位子的老东西,一共有三人。
本次科考的出题人,就是这三个翰林。
此三人学识渊博,又有着翰林学士之名,无论官声地位都足以成为科举的出题人。
本次拟定他们来做科举的出题人,也是魏家默许的。
魏家为什么默许?
自然是为了拿他们三人的项上人头了。
施元夕若真的不可信,那就更好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