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她与林自初定下亲事,都是杨伯安筹谋安排,她只知道世人对穷书生上门为婿,坊间流传出许多不堪入耳的话。
“他日若书玉嫁入京都,少不得宫中过问。”谢建章说得淡然,似是在说什么不切实际的假设,“无他,光是杨府家财堪比国库,便足以让世家忌惮。现下你只身入京,足以打乱京中的平衡,可见杨家实力不容小觑。”
“若书玉嫁去北凉,那与用金银扶持北凉兴旺何异?”
杨书玉落寞地收回视线,嘟囔道:“难怪父亲那日会如此生气……”
她话未言尽,满眼已是悲凉凄然。
难怪前世高时明查出杨府与北凉“勾结”的线索后,直接下令灭了杨府满门。
“多谢建章为我抽丝剥茧。”杨书玉从容起身,将视线投向远方,“这下,我心中最后的顾忌便没有了。”
谢建章跟着她起身,不解地问道:“什么?”
“建章可知,为何父亲被家族除名后离京,他会选择去江陵?”
谢建章只会比她知道得更多:“知道,令尊是追着林家大儒,他的授业恩师去的江陵。”
“林氏一族离京,举家迁回江陵,便是林老太爷的决定,令尊承其志追随而去江陵立身。”
杨书玉点点头:“我虽然不清楚京中发生的过往,可我自幼便知林老太爷是父亲最敬重的人。同林家交好,也是因这层师生关系的缘故。”
她垂眸压低了声音:“我还对林自初有所保留,始终拿不准主意要如何对他发难,便是因为我无法衡量他在父亲心中的分量。”
“他是林老太爷的贤孙,是父亲看着长大的贤侄。”她皱起眉头,“后来在我的央求下,他差点成了父亲的贤婿。”
“我怕我任性妄为,在将林自初踩入尘埃的同时,也给林老太爷沾染上污点。”
所以在林自初下狱时,她只是安插杨家的人马日夜盯着他。林自初出逃时,她只是命人追查林自初的下落来回禀她。就算在京都察觉林自初的身份,她也只是揭露林自初的真面目,等着旁人对他发难。
从始至终,她都没有对林自初出招,只是一步步逼着林自初露马脚而已。她想等杨伯安看清林自初细作的身份,等着杨伯安去处置林自初。
可是杨伯安至今未醒,她也等不下去了。
杨书玉突然转头,她迎着谢建章灼热的视线:“可是看建章置林自初于死地的模样,我又觉得不怕了。父亲当是能理解你对林自初的恨意的。”
他们的父辈承教于林声远,师出一脉,秉承同志。
“所以,建章你为何这么恨他?”
杨书玉跳出后宅,眼界和胸怀却不能在一夕改变。这过程不像是登山,在问顶时,视线自然随之开阔起来。眼界心胸的养成,需要岁月的熏陶,需要良师益友的引导。
因而,她还无法理解谢建章的恨意,那种宁愿担下罪责也要追着林自初出死手的恨意。
“王爷许我在他出现前对林自初做任何事,但我没想过你会出现在终点。”
谢建章的眸光暗了下去,声音也染上几分凄凉之意,与这个炎热的夏日并不相宜。
他自知不是光明磊落之人,可他也不想在杨书玉面前展露不堪的一面。
“王爷只是教我围猎而已。”杨书玉含糊其辞,将心中的想法藏了起来。
高时明更像是在借围猎,隐晦地提点她林自初的狼子野心,那次城外际遇皆是林自初的谋划算计罢了。
可是她不想说,她嘴上仍不愿承认对林自初的情动始于一场算计。
“往事不可追,我早已忘记恨从何处来,只记着去恨了。”
谢建章也开始含糊其辞,不愿承认他心中的不甘。
“但我知道,伯父一定不会饶恕他,无论是他投身北凉,还是算计书玉。”
“建章帮我写一篇文章吧。”杨书玉含笑道,她语调微扬,带有撒娇的意味在,“就谈谈林老太爷的功绩,而后书局会把这篇文推到每位读书人手中。”
“林自初叛国,他不会再翻身了。”谢建章明白她话中的深层含义,对林自初的处境下了定论。
闻言,杨书玉舒展眉宇,今日的谈话让她鼓起勇气问:“建章,我们先前是不是见过?在施粥赈灾之前,或是更久之前。”
“嗯。”
谢建章应声,若杨书玉问起,他从未想过否认和回避那段时光。
山风送来谢建章温柔的言辞,如飞鸟掠过湖面,那飘零而下,缓缓落在水面的轻羽。
“我是书玉丢失的一段记忆,江陵,是我去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