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狗小说网

乐狗小说网>班主任 > 300320(第20页)

300320(第20页)

“试试手脚并用!”舒惠静从看台上站起,冲着挂在10班看台前方、能连接到杨陶璐耳麦的话筒高喊,“用手撑在远处你够不到的那块砖上,身体倾斜下去,小心,别让其他部位碰到错误颜色的砖!”

杨陶璐一愣,没想到真有人出这么异想天开的主意?她低头看了眼那块离自己一米多远的砖,心里嘀咕,这不会是个馊主意吧。

不过转念一想,反正跳了这么多次都失败了,不如试一试。

她打算整个人倾斜下去,可把手撑在地面似乎对胳膊的损伤太大了。

又想了想,她脱下校服外套,卷在手里当作缓冲。他蹲下身子,尽可能降低身体重心,减轻对手肘的冲击力。

第一次尝试时,因为过于担心受伤,她的膝盖下意识触地。

尽管迅速将膝盖抬起,但部分错误的地砖还是感应到了足够重量,挑战失败。

不过,经过这一次尝试,杨陶璐也意识到,因为自己身体比较轻,整个身体下沉的重量带来的冲击力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第二次,她摒弃了身体的自我保护反应,一个挺身,将双手搭上远处的地砖,双脚还稳稳踩在原来的格子上,摆出一个类似俯卧撑的姿势。

她屏住呼吸,尽力保持平衡。三秒钟的规定时间仿佛无限拉长,就在她几乎要坚持不住时,绿灯突然亮起,闯关成功!

成功走出迷宫后,下一位接棒选手是吴震寰。

他看到杨陶璐闯关成功,却满脸不高兴的样子,心里大致明白了缘由:其他班在迷宫游戏中派出的选手几乎清一色的体育好手,唯独10班与众不同,为了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参与,这次的选手名额除了呼声最高的顾青丽,其余七人都是在报名者之间随即抽签决定的。

杨陶璐遇到的困难,在其他班的选手眼里几乎不存在,毕竟,没有哪个班会派一个身高刚过一米五的女生参加这种项目。

顾青丽在第一棒积累的两分钟巨大优势,到了杨陶璐这一棒结束时,已被压缩到不到二十秒。

吴震寰来不及对杨陶璐多说什么。

他自己心里也很忐忑,他的体育不怎么样,个子也不高,报名纯属以为自己没有被选上的希望,瞎凑热闹,结果还偏偏抽中了签。

他的第一反应是弃权。可高老师说了,运动会就是玩——如果在高中这样的环境,还在运动会这样的场合,因为过度追求所谓的成绩,而让随机抽签的结果受到过多人为干预,那么孩子们这辈子恐怕也再也体会不到“公平”这个词的概念了。

这番话让吴震寰有些触动,但此时也不能打消他的紧张。他硬着头皮,上扬嘴角,对杨陶璐挤出一个勉强的笑容,仿佛在说:“没关系,看我的吧!”

吴震寰的迷宫闯关过程同样中规中矩,但当他看到迷宫里的障碍题时,却露出了惊喜的表情——这是一道比小学奥数“水池注水排水”问题稍稍复杂一点的应用题。

这道应用题的场景里有三个水池,水池一号位于最上方,注满后会向下方的两个水池注水,而下方的水池也同样有各自的注水管和排水管,以不同的速率流动。

高中生最擅长什么?就是这种在生活中几乎没有实际意义的理想化应用题嘛!

虽然不是什么天体运动规律的受力分析,但作为物理竞赛全国一等奖,吴震寰也很擅长计算这类差值问题——正所谓“虽不对口,但还挺专业”。

他迅速理清了注排水的关系与差值,三下五除二就解出了答案。

此前,迷宫闯关进度仅次于10班的是高三1班。这一关,他们派出的选手同样是个典型的实验班学霸,不过这位同学参加的是生物竞赛,计算起基因遗传概率来游刃有余,而面对这种纯数学问题则稍显吃力。

第七棒结束,吴震寰不仅没有像他担心的那样给10班拖后腿,反而将10班与第二名的差距重新拉大到40秒。

10班的最后一棒选手是葛希瑶。她和吴震寰一样,原本认为自己完全不可能被抽中,因此随便报了名,却阴差阳错地成了被抽中的幸运儿。

葛希瑶也曾想过让出名额,但亲耳听到吴震寰让出名额的请求被高老师拒绝后,又被劝了一番“运动会是为了参与和公平,更是为了让大家玩得开心”的大道理,只好认命,回到座位,琢磨起自己的对策。

迷宫内部的规则允许选手携带道具,但禁止在墙壁上留下任何痕迹,这样,无论是贴纸还是马克笔都不能用,毕竟,迷宫的墙壁由高科技显示屏组成,粘上点什么不该粘上的污渍都很难清洗干净。

其他班有同学从音乐教研组借来了一把三角铁,走到岔路口时敲击一下,听哪边传来的回声比较快,那一边很有可能是死路,不要走进去。

这个方法还真奏效,成绩突出的1班就是这样干的,从第一棒开始,这把三角铁也和接力棒一起在选手间传递,此时传到了还在迷宫里苦苦挣扎的第七棒同学手里。

开始第八棒征程的葛希瑶却有自己的办法。

虽然她是音乐特长生,拉小提琴水平不俗,但相比听觉,她的嗅觉是五感之中更加敏锐的一项。

高一时,葛希瑶的嗅觉天赋被发现,随后,高老师便带她去了一家葡萄酒厂。在那里,她不仅帮酒厂研究员王雪怡解决了一个产品方面的问题,还与王雪怡成了朋友。

她精心准备了自己的道具:左边裤袋装了两瓶不同的香水,右边裤袋则放着风油精和藿香正气液。

虽然迷宫规则禁止将液体涂抹在墙壁上,葛希瑶却早已做好打算。两款香水都是她从葡萄酒厂另一个员工处得到的样品,此时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王雪怡的一位同事家中恰好开了间自制香水的小作坊,常带试用装给她。

亲眼见识了葛希瑶的鼻子有多神奇,王雪怡连忙撮合这位同事和葛希瑶认识。

在葛希瑶敏锐嗅觉的帮助下,同事家里的作坊优化了多款香水配方,还把市场从家庭作坊所在的小村子推广到镇上,最终卖到了大城市里。

如今,王雪怡同事家的家庭作坊,已经扩展成了一家拥有七十多名员工的小型香水工厂,还和隔壁村里做生意的老乡一起创立了品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