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文华不光是很看重弘昼和小格格读书的事儿,她那纺织厂,也要开办学堂。平白给百姓们读书,不收束脩……胤禛一直是不太理解的。
就好像读书这事儿,在耿文华的反应中,就如同吃饭喝水一样正常。
他很确定,耿文华在纺织厂那边建立的学堂,并非是为了培养什么人才。当然,也有培养人才的意思,但他说的培养和耿文华所想的,不是一个意思。
而且,耿文华说免费读书的时候,也好像这事儿很正常,也没有什么施恩,高高在上的意思。
耿文华眨眨眼,不太明白胤禛的意思:“不读书能做什么呢?”
小孩子
不读书,去做什么?
胤禛顿了顿才说道:“能做到事儿很多,可以跟着父母学种地,可以去放牛,可以学做饭……”
耿文华沉默片刻才说道:“就好像那个故事说的,我叫王小二,我爷爷是给地主放牛的,我爸爸是给地主放牛的,地主家前段时间生了个儿子,又买了两头牛,将来我长大了,也是要给地主家放牛的?”
胤禛皱了皱眉,耿文华笑道:“看,一眼就能看到头的人生。地主一直是地主,放牛娃一直是放牛娃。”
再说下去可能要犯忌讳,因为下一句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了,耿文华迅速岔开了话题:“我觉得,读书是能改变放牛娃的命运的,他们长大了,可以选择去放牛,也可以选择去做账房,也可以选择去种地,还可以选择去纺织,我就是想让他们的人生,多一点儿选择。”
胤禛没说话,耿文华悄默默打量他神色,顿了顿才说道:“读书是个好事儿,皇上不赞同吗?”
“读书改变命运?”胤禛好半天,才忽然将耿文华这句话给重复了一遍儿,耿文华不明所以,但还是点了点头。对于最寻常的百姓来说,读书就是改变命运的最便捷的方式了。
并非是耿文华不说,胤禛就想不到的。
读书既然能改变命运,是不是也能改变王侯将相的命运?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取代的人就会越来越多……不,不是取代,反过来想,也可以是帝王可以挑选的范围更大。
但读书人不好统治,同样一道圣旨,不读书的人看不明白听不懂,但他们会老老实实的遵守照办。读书的人可能会翻找史书,对照史书,然后提出自己的意见看法。
胤禛问道:“你那两个学堂,是要教导四书五经吗?”
耿文华心里微微松口气,赶紧笑道:“皇上怎么会这么想?我出钱供养他们读书,可并非是让他们去科举的,而是想让他们长大后,继续为纺织厂干活儿的。所以那学堂里面教导的,就是算数,机械,以及地理。”
至于地理,是为着日后带他们出海。
器械……要能出个器械大师算她运气好,若是出不了,那日后会修纺织机会改造纺织机也是好的。
算数的话,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这话总不会错。
她就等着胤禛问这个事儿呢,好表明她那学堂真的就是个技术学堂,和储备谋反人才这些是没关系的。
耿文华巴巴的看着胤禛,那神情再是乖巧不过了。
胤禛忽然问道:“不学四书五经,他们如何知道礼义廉耻,如何知道忠君爱国呢?”
耿文华真想一盘子砸在胤禛脑袋上,学不是,不学也不是,你个死老头子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她笑不出来,顿了好半天才干巴巴的解释道:“每天上课之前,让他们知道他们现如今这好日子,是因着皇上才有的?要不然,皇上让人写一篇文章,我让人做成石碑,放在学堂门口?”
这种歌功颂德的文章,反正耿文华是写不出来的。
但是这种立碑的事儿,耿文华还是很有经验的。就跟修桥一样,谁出钱多,谁的名字写在第一个,过桥的人打眼一看就知道谁是大善人。
这种买名声的事儿,现代商人玩儿的那是溜溜的。古代……好像也没差,朝廷赏赐仁商义商之类的匾额也不少呢,大清也赏赐过几个出来。
虽然这纺织厂修建学堂的事儿不是胤禛出钱,但是耿文华在胤禛的地盘呢,在人家眼皮子底下搞事儿,不得给人点儿好处安抚一下吗?
第183章第183章白白给出去,也挺心疼……
立碑这事儿大有可为,胤禛绝不承认自己好面子,胤禛顿时有了几分沉思。
耿文华暗暗松口气,若是总让胤禛纠结在这建立学堂上,怕是不太好。怎么说呢,虽说有书生造反十年不成的说法,但若是没书生,也不可能会造反成功。
有本事的书生,只凭着一张嘴,就能鼓舞士兵士气,甚至定一场战争胜负。
学堂这东西,自来都是要捏在朝廷手里,才能让上位者放心的。别以为古代没有教育部,书生就是野蛮生长了,朝廷是有教谕这个职位的,这个职位就是就任于每个县学,一是教导职责,一个县城甚至府城,出多少秀才进士,这都算是功绩。第二呢,有监察职责,就是掌控你这个地区的学生动向,确保他们学的都是正经的四书五经,应的都是朝廷所要求的文章。而不是学反诗,暗地里勾结来造反。
耿文华一开始就说自己办的是蒙学,招收的就是纺织厂这个村子,五岁到八岁的学生,免费三年。三年之后,他们若是想科举,就自己往外找学院去。若是不愿意科举……耿文华暂且还没编纂出教科书来。所以之后的事情,她是暂且没有具体的计划的。
再者,还有三年时间等着呢,这个事儿她可以慢慢来。
五岁到八岁,这个岁数……绝无可能会造反,就是甘罗也是十二才做了宰相的。
所以一开始胤禛并不是很在意这个事情,反正那纺织厂是耿文华的,耿文华赚的钱,她自己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但现在耿文华又着重强调小格格要学习,胤禛将两个事情放在一起,也才有些不解,耿文华如此看重学习,这个态度,是有些不太寻常的。
现在虽说表面上是被耿文华转换了话题,但胤禛内心里还是记着这事儿的。不过,耿文华暂且不愿意说,他也就不逼迫,若是将人逼到绝路上,那倒是不划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