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宫女言语,几个手头闲的宫人也凑上来,交头接耳:这便是那住在冷廷里的公主?母亲是个寻常宫人,前些年头病死在宫里的?好小的个头,竟活到这个年岁了?崔宜被众人团团围住,目光上下地打量,更瑟缩了手脚,不知所措。宫女见状,一双被冷水浸红的手握住了她,柔声问道:“殿下可是肚饿?”
崔宜想了想,觉得这话没错,便点了点头。宫人们便四散开,这边捣了肉糜,那边盛了甜汤,捧到她跟前。吃了几口热汤,打了个半饱的嗝,她终于定了神,露出哀求的神色,向众宫人询问令燕的去向:“我惹他生了气,他不愿再见我,我找不见他——若是你们见了他,可否向他说一句,我心里很歉疚,还盼他早早消了郁结。”
听她陈情,宫人们面面相觑。末了,一个角落里的宦人道:“殿下,不是令燕不愿见你。”
“那又是如何?”
宦人叹一口气,道:“前几日,众妙仙人来时,令燕领的差事,便是侍奉薛季公子,今晨,薛季公子入宫,他又前去侍奉。他生得秀气,又懂得讨人喜欢,便被薛季公子讨要去了。如今是早已出了宫吧。”
宫人们听了,一时又纷纷议论。这个说,啊呀,运气不好,竟是被那凶神讨去了;那个问,我只听说薛季公子胆识过人,雷殛于目前而不变色,何以得了个“凶神”的名号?有人答,他待下人极是苛毒,凡触怒了他的,莫不被打折手脚,扔出府门外。另有人补充说,我有个侄子,就是这么残废的,他肘行膝步,拖回家里,才捡回来一条命——再看他手脚断处,皮肉上一丝淤青也无,仔细摸,才摸到裂处粉碎如沙石。此言一出,众人无不寒噤。
一番议论,似把她吊在了冰窖。
有人见崔宜面如土色,安慰说:殿下,令燕年纪虽少,但机敏得很,定有自保之法。
面前的肉糜、甜汤,只似木屑、浊水,她再咽不下,推开碗勺,站起身,慢慢往外走。后头有人叫她,她已是听不见了,颅内白茫茫一片,风一吹,呜呜作响。踩过冰凉的石砖,她一面格愣愣打着冷颤,一面四处望。宫墙都退远了,树也小了,天地都渺茫,只剩她孤零零一个人,在寒风里跋涉。
往日,崔宜常坐在庭中望天。云一时高,一时低,一时远,一时近。鸟雀叽喳喳地飞过,宫人们铺开罗网,罩在树上,它们飞过了,便不再飞回来。小小的一方院子,伶仃一双眼睛,风雨落下来,都细细的。她愈看,愈觉得自己小,要低下去,再低下去,成了一只蚂蚁,一粒草籽,昨日早已成过去,明日也不曾到来。她真是微不足道的。
只有院门被推开,令燕走进来时,她似乎才变大了,变高了,又成了那个顶着“公主”头衔的小姑娘。
这世上,只有令燕敬她、护她。没有他,她便总是那方小院子里的一只蝼蚁、一粒草籽。
她得救他,她想,她把牙齿咬着口壁上的软肉——她要救他。
她又跑了起来。冬天快来临了,天黑得一日早过一日,夜凄冷的帷幕盖上来,她跑得愈发快,风扯起她稀黄的头发,吹冷她额头上的细汗。她与黄昏赛着跑,迫不及待,刻不容缓。空气似一只铅做的大手,把她嶙峋的胸腔与肋骨压得咯吱作响,但她停不下来。
耳朵里已听不到声音了,她像踏在虚空里,她和自己赛着跑。她想起了近日发生的一切,想起了令燕的话,以及他话里那个苦恼的帝王——“不是公主求着陛下,是陛下求着公主”。
一刹那,灵光打通了她,什么都清明了,像系着铃铛,打着雨滴,叮叮铃铃,她从声音里辨出宫、商、角、徵、羽。她从未感到如此激动,一颗心如水球,要砰地爆裂开,清凉的水洗遍身腔。
她熟悉宫里的每一条小道,令燕带她走过一次,她就在梦里记住了它。
黄昏的风卷着星子,吹过她的头顶。从御厨,到皇帝的寝宫,这是大半个禁苑,她是皇帝的女儿,她的面容里藏着帝王的威仪,无人敢将她拦下。
终于,她扑到了那扇朱红大门前。内侍拦住了她。待报出名字后,她咽下唾沫,润过刀割般的干涩喉咙,轻声道:
“我是陛下的女儿,行五的公主崔宜,我愿北往紫薇观,拜众妙观主为师。”
她深知,这句话是唯一的筹码,千钧之力,一锤定音,赢回她心爱的玩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