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刚才的只言片语,她突然意识到,温岐并不是对所有人都这么温柔友善。
至少他没有收留那个书商,对书商的死活也完全是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
可能温岐当时心情不好,可能那个书商人品不佳,也可能书商自己不愿留下……
姜蘅倒不觉得这是什么值得评判的坏事。毕竟他只是在这座山上生活,没有义务去照顾每一个进山的人。
如果自己那晚没有主动求他,恐怕现在也不会吃好睡好,住进这么舒适的地方。
虽然很可能一辈子都得在山上度过,但她不得不承认——能得到现在这样的生活,自己已经非常幸运了。
*
接下来的时间,姜蘅一直在书架旁度过。
温岐说的不假,架上的书确实很多,种类也很繁杂。姜蘅一本本翻开,发现除了文史典籍和诗词歌赋,还有一些教人如何种植、烹饪的工具书……
原来温岐的手艺都是从这儿学的。
姜蘅尝试着看了一点,更觉自惭形秽。
虽然是工具书,但里面的内容却十分晦涩模糊,她连看懂都很困难,不敢想象要怎样才能达到温岐那种水平。
大概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除了这些看了只会让她怀疑自我的古籍,她还找到了一本非常实用的书。
这本书很可能是由过去的守山人编撰流传下来的,书页泛黄陈旧,看得出来年代非常久远。
上面详细记载了这座山上的水土地貌,包括各种植物、鸟兽,字体飘逸锋锐,行云流水,每一笔都惊艳得令人挪不开眼。
唯一的缺点是没有配图。
考虑到自己以后要在这里长期生活,姜蘅还是将这本书从架上抽了下来,拂去上面的浮尘,小心仔细地放到一旁。
另外,她还将书商留下的话本也拿了下来。
话本一共有四本,她大致翻了翻,其中三本是类似故事会的短篇小说合集,还有一本更像传记,写的是四大修真家族的发家史。
村里消息闭塞,她从没听说过什么四大家族,但这书中写的有鼻子有眼,想来并非凭空编造。
姜蘅津津有味地翻看起来。
这四大家族分别为王氏、钟氏、谢氏与贺兰氏。四家各有一独门秘术,只传于自家血脉,想要习得秘术,必须成为家族中人,与家族建立血契,荣辱以共。
四大家族凭借强大的独门秘术,不断延续壮大、生生不息,最终成为修真界的领头羊。
书中还写这四大家族崛起的时间并不长,也就五六百年。虽然独门秘术也着实厉害,但真正让他们崭露头角、鼎立众多世家之首的,其实是六百多年前的一次围剿事件,史称“积云山之变”。
积云山……不就是她现在被困的这座山吗?
姜蘅顿时坐直了。
这书前面洋洋洒洒写了许多无关紧要的废话,到了积云山之变这里却草草带过。没有事件经过,也没有主要人物,只写了此次事件伤亡惨重,最后有四名修士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合力在山上设下一道结界,终结了这场事变。
那四名修士,便是四大家族后来的家主。
而那道结界的破解之术,也被他们传了下来。
据说只有被选中的继承人,才有资格习得破解之术,得到自由出入神山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