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麻黄二两半,蜀椒、桂心、乌头、干姜各一两六铢,吴菜萸、防风、桔梗、細辛、白术各一两。将以上十味药治择捣筛,然后制成散药,每次用温酒送服方寸匕,再盖被至出汗。如果出汗少或不得汗,就照旧再服药。”
林清在纸上写下方子,一旁的医官皱眉道:“可是林侍郎,您这副度瘴发汗清散可是治疗因伤寒而恶寒发热、头痛颈直、体疼发红的,和这疫毒并不对症呀。”
林清转身看向这名约莫五十的医官,问:“这百姓当中,有无这罹患恶寒之人?”
“自然是有的。”
“有,便要治。既然药材府内是管够的,如今救济粮也到了,为何不能分门别类,却要统而盖之?”
医官身姿一凛,“可这长则、罗远二县加起来近十万余人。”
林清面沉如水,道:“巡抚今日就给昆元府的赵府台打了招呼,务必要将病人和常人隔离,病人之间,罹患寒症、痢疾或疫毒的,也得分别开来,如此才能行之有效,也避免浪费。”
见医官们各个面露难色,林清心知他们是首次面对疫情,一个二个地都想用最简单的一刀切方式,管他有病没病,通通灌下一副汤药即可。可如此行事,没病的也得有病了。
林清不理会他们,坚持道:“治疗伤寒后表证没有解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并且咳,或渴或下痢,有时咽喉不畅或小便不利,下腹胀满或气喘,取桂心、麻黄、芍药、细辛、甘草、干姜各三两,半夏、五味子各半两。分别将以上八味药研细,加水一斗来熬麻黄,减少二升后去除浮沫,再加入其他药,熬取汤药三升,分三次服。病人如果发渴,就去掉半夏加三两瓜蒌根;如果微利,就去掉麻黄而加炒成红色的鸡蛋大小的荛花一枚;如果咽喉梗阻,则加一枚附子;如果小便不利,下腹胀满,则去掉麻黄而加四两茯苓;如果气喘的,去掉麻黄加半升杏仁。”
众医官大惊,脸色煞白,不住道:“这,这,这……照这样治,这活儿要把咱们几个给干死呀!”
“放心,你可不会死。”远远地一道声音传来,众医官回头,见是隋瑛,连忙拱手作揖。
“见过巡抚,林侍郎这方子开得太细,咱们就这几号人,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住啊。”一名医官痛心疾首,瞧了瞧隋瑛,又看了看林清。
“依我说,他这开的还不算细。”隋瑛笑了笑,道:“这还是伤寒的两个方子,疫毒的可还没开。林侍郎,你接着说,这疫毒该如何解?”
林清看了一眼隋瑛,缓道:“瘟疫在于气,重在疏导,但这朔西时而狂风,草药熏蒸一术许是行不通达,仍需在汤药之上。罹患疫毒之人身体虚弱,不可一味下猛药,只需多用连翘、黄芪等解毒之药材,搭配合理饮食,静待些许时日。最重要的是,限制其活动范围,不可使其走出疫区。”
一边说,林清一边洋洋洒洒地又写下了几道药方。
“都听到了?听到了就去办吧。”隋瑛朝医官和皂吏扬了扬头,这愿意的还是叫苦的都不得不去办了。
隋瑛来到林清身边,领他坐到了太师椅上,捏了捏他的肩,笑道:“还真是雷厉风行,我看你来地方当官也是招架得住的。”
林清舒展了一下五指,淡道:“人么,都是想偷懒的,给他说个大概,转头便给你千百种解释了。这方子开得如此之细,本也不曾想过要他们如实去办,只消能做到半分也是足够的。怕就怕上边的人也偷懒,沆瀣一气,有乖民生。”
隋瑛目光落在那修长的五指之上,只觉得眼前人一面如慈悲菩萨,一面又如攻心妖孽。
林清见隋瑛没回话,忙补上一句:“这话可不是指着你说的。”
“你指着我说,我也不会认的。”
林清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道:“你倒是有这个自信,听你那长随说,你前阵子可是劳累狠了患了肺病?方才医官们来之前我就开了方子,叫人抓药去熬了,现下……”
话音刚落,便听门被敲响,说是汤药熬好送来了。
隋瑛微微皱眉,道:“不算什么病症。”
“放心,不过就是味补益之剂。”林清开门端了汤药,笑道:“这秦艽扶羸汤出自《仁斋直指方论》,用时与姜、枣同煎,有补气养血、清热退蒸之功效,你这肺上的问题,许是虚损性疾病,多由忧虑耗气、阴阳两虚,热邪灼肺,或肺虚气阴两亏所致。肺气虚不能固表,肺阴虚而内热生,不知你是否骨蒸潮热,但听你声音有些许嘶哑,怕你体虚无力……”
“我可没有体虚无力。”接过汤药,隋瑛又握在林清的手腕上,这回他用了力气,仰头看向林清,目光炯炯,神色竟莫名坚定起来。
两人一坐一站,林清兀自愣怔,险些将自己陷进那双眼眸里,反应过来就欲挣脱,然则隋瑛气力之大,叫他挣脱不得。来回几下,林清只能红着脸道:“你,你弄痛我了。”
“抱歉。”隋瑛当即松手,什么都未做,只在林清手腕上留下些许红痕。他端起汤药,一饮而尽。
“谢过见善了。”这短短五字,竟叫人听出些许愤懑来。
林清揉着手腕,背过身去:“不要你谢,午后不是说去长则庙口看灾情么?时候已到,还是走罢。”
隋瑛起身,道:“我在马车上等你。”
——
长则县土地庙前是一片空地,官兵们搭了救灾的棚屋,煮起了稀粥。百姓们挨个儿地领了,一边喝粥,一边嘴里咂吧不停,喝着喝着就觉不对,吐了几口,发现粥里有沙,虽不碍喝下,但百姓们一扎堆儿,便悄声骂起娘来。
“定是上面不干人事!”
“这是生怕我们吃到好的了!”
“把咱朔西不当人……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