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式、颜色,从红色,黑色、白色、花色,几乎都穿遍了。
听到这话,李艺书突然想起了范冰那几件旗袍。
一个酷似龙袍的礼服,还有一个瓷娃娃旗袍。
尽管是龙袍那个是礼服,但稍微改一改,倒也能制作成旗袍款。
瓷娃娃旗袍,就有点不适合巩丽了。
“巩丽姐,我这倒是有一个旗袍的新想法!”
“什么新想法?”
“你把龙袍改一改,改成旗袍怎么样?”
“龙袍?”
巩丽愣住了,龙袍什么样,她自然是见过的,能改成旗袍?
但想一想,貌似还挺不错的,明黄色的旗袍颜色她还没穿过,更不要说还是龙袍改造的。
她有点心动道:“能行吗?”
“当然行了,你是谁啊,你可是巩皇!”
李艺书半开玩笑道:“你这巩皇要想登基恐怕有点难,但穿个明黄龙纹旗袍走走红毯,应该不过分吧?”
巩丽迟疑道:“那我找人设计设计?”
“设计设计!”
李艺书笑嘻嘻道:“亚视计划明年推出亚洲电影大奖,到时候你可以穿着龙袍,带《大辽太后》去参加,到时候我肯定把最佳女演员奖颁给你!”
“算了吧!”
巩丽摇摇头:“你还是别乱来,我可不想被人说走后门!”
尽管不知道亚洲电影大奖怎么回事,但巩丽知道亚视现在是李艺书的,可不希望对方假公济私。
“开个玩笑,不过到时候你可以带这部电影去参加,亚洲电影大奖我是计划打造成亚洲最顶级的电影奖项……”
李艺书对于未来亚洲本土的电影节、电影奖,了解还是比较多的。
无论是刚启航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东京国际电影节,这两个电影节的影响力都很低。
而且因为是面向国际舞台的,所以照顾本土电影的机会不大,毕竟要维持“公平”原则,照顾国际友人。
东京国际电影节,能为李艺书连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奖,就能看得出来。
实际上,欧洲电影节本质也差不多,为了“公平”很多时候都会看重海外电影。
亚洲电影大奖就没那么多顾虑了,只要办成功了,未来近三十年内,李艺书都能成为真正的亚洲电影教父级的大佬。
二人一直聊到了四点半。
这才动身跟在剧组后面前往了戛纳电影节。
不过二人是分开走的,张艾佳没参加过戛纳红毯,有点紧张,李艺书就带她跟刘若瑛走红毯。
“李!李!看这边李!”
“中國李!”
“……”
当李艺书三人走上红毯,两旁的记者们,立马大喊起来,还有许多戛纳电影节的忠实影迷,认出了这位三金满贯大导演,纷纷呼喊他的名字。
刘若瑛是第一次来,同样也是次看见李艺书在戛纳的影响力,两旁都是欢呼他名字的,不由瞠目结舌道:“艾佳姐,李导在戛纳的名气好大啊。”
“那是当然的了,李导可是全球第四位、亚洲位三金大满贯导演!”
张艾佳之前陪着去过一次威尼斯电影节(《朗读者》),对李艺书在欧洲的影响力有多大,还是很清楚的,尽管威尼斯与戛纳不同,但都是在欧洲嘛。(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