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氏“呜呜”叫着,要上前拉拽她,那些严防死守的丫鬟婆子哪里容得她近了夫人的身呐,纷纷上前将她架住。
秦相宜语罢,轻轻起身,裙摆如水般流淌,身上的海龙皮大氅加身,内里便只需穿上薄薄一层飘逸的红裙,毛色呈现一种独特的银灰,光影变幻下,仿若霜雪初融。
仿佛这世间的如花繁华与优雅雍容,都尽在她这一方天地。
人走后,贺宴舟揽过妻子的肩,秦相宜面色也不太好:“宴舟,我没想过母亲会变成这样。”
她以为,她走了以后,母亲该过得很好的。
贺宴舟便道:“那咱们就把济慈院的饮食规格再往上提一提,也好全你孝心。”
秦相宜点了点头,表示此法甚好:“叫上几个丫鬟,常做些糕点送去吧。”
有她照管着,母亲也不至于困苦终老,定叫她饿不死,也冻不坏。
晨曦透过雕花窗棂,如细碎金芒,轻柔地洒落在内室。一位养尊处优的夫人正端坐于菱花铜镜前,她细细端详着自己的眉眼,三十好几的年纪,仍旧无一丝细纹出现。
一头乌发如瀑,柔顺地垂至腰间,几缕发丝慵懒地散落在白皙的脖颈旁,五岁的儿子刚被梳洗好,就扑到了她的腿上。
她发间簪着的红宝石凤簪,凤嘴噙着一颗圆润的珍珠,随着她的动作微微晃动,熠熠生辉,尽显尊贵。
“母亲,陪我去放纸鸢。”
秦相宜还未梳完妆,刚要把他推开一点,儿子赖皮得很,又缠上来。
贺宴舟伸手将儿子拎起来,寻思那地方是他待的,你个小鸡崽怎么敢待。
“给我好好站着!”
儿子怕爹,只能站在一旁,眼珠子往母亲身上瞪。
景历帝许是因为吃丹药吃多了吧,两年前就已经死了,八岁的昌云即位,叫贺宴舟做了太师。
太师位列三公之首,是地位最为尊崇的帝师,负责传授年幼君主经史子集,教导其治国理政的方略、驭下用人之术,好使帝王尽快扛起江山社稷之重任。
自当今圣上登基以来,乾坤扭转,如春风拂过大地,万象更新。
市井街巷,处处洋溢着蓬勃的生机。晨曦初露,集市便已喧闹开来,摊贩们早早地支起摊位,摆满琳琅满目的货品。
田间地头,亦是一片丰收盛景。新颁的惠农政令仿若一场及时雨,滋润着农夫们的心。
朝廷派遣的农技官悉心指导,良种推广、水利修缮,让庄稼茁壮成长。
麦浪滚滚,金黄的麦粒颗颗饱满,在阳光下闪烁着希望的光泽;稻穗沉甸甸地低垂,似在感恩这风调雨顺的年岁。
农人们收割时汗流浃背,脸上却绽放着灿烂的笑容,仓廪充实,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家中存粮足够安然过冬,还能有余粮换些生活用品。
学堂之中,书声琅琅。新皇重视教育,加大对学塾的投入,广纳贤师。由贺家带头,在民间撒播知识的火种。
济慈院外,老人们坐在门口,晒着太阳,回忆往昔艰辛,感慨当下幸福,脸上的皱纹里都藏着笑意,逢人便夸当今圣上圣明,贺家慈善,让他们能在暮年享这太平盛世,不愁吃穿。
唯有一个哑巴老太太,黑着一张脸,虽说如今被济慈院的伙食养得白白胖胖的,却始终融不进济慈院这个大集体,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今日除夕,夜幕降临,济慈院内一片祥和,贺夫人特地安排人包了饺子,热腾腾的饺子一出锅,大家热热闹闹过个年。
贺家上下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悬挂,宛如熟透的红柿子,散发着喜庆的光晕,将整个府邸映照得红彤彤、暖融融。
正厅之中,几张雕花梨木圆桌摆满了珍馐佳肴,热气腾腾,香气四溢。
肥美的清蒸鲈鱼,寓意着年年有余;圆润的四喜丸子,象征着阖家团圆的美好期许;还有那金黄酥脆的春卷,包裹着新春的希望,引得人食欲大增。
秦相宜身着一袭绛红色绣金梅的锦缎长裙,来往穿梭于府内各处,安排料理这一应事物。
现在她已经代替了如今的老夫人张今瑶,成了贺家新一任的女主人。
她仍旧身姿婀娜,宛如冬日里绽放的红梅,明艳动人。
一家人围坐在圆桌上,说起贺欣荣的婚事来。
贺欣荣闹腾着说不想嫁人,这阵子,秦相宜跟老夫人一起,已经替她相看许多青年男子了。
老夫人道:“胡闹,女子哪有不嫁人的。”
秦相宜摸了摸正在丈夫怀里扑腾的儿子,道:“不嫁人就不嫁人吧,欣荣,哥哥嫂嫂养你一辈子,往后等你侄儿长大了,再叫他继续养着姑姑。”要不生儿子干嘛呀,儿子就得负责照顾一家子女眷呀,儿子要扛起自己的责任来。
她扭头望向一直陪伴在她身后的千松,千松也没有嫁人呀,秦相宜自会为千松撑起一片天,让她后半生过得喜乐安稳。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