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活动肯定有一些默认的规矩,林泽不免有些忐忑起来。
好机会是很难争取到的。
林郁盛了解林泽的心思,宽慰道,“那帖子就一份,你爹我去不了。回去给你说说一般诗会的形式、内容,头一回,就去瞧个热闹。”
林泽点点头,蹭吃蹭喝呗,他行。
两人转过一个十字路口,林泽惊奇地看着一座超级豪华的大酒楼。
门口两侧屋檐下悬挂青白布条数块,旁边的大木牌上以朱漆写着‘百家脚店’。
这竟然是个脚店,看这样子是兼有酒楼住宿等功能的地方。
从外头看去,能瞧见人流很多,大堂的座椅几乎都满的。伙计们端茶倒水,上菜点单在各桌中穿梭。
“爹,这脚店真气派。”林泽啧啧道。
林郁盛也看过去,“安庆府确实比保宁府繁华许多,这儿只是一座小镇,便有如此规模的酒店。”
林泽心想,竟然还有退休下来的太傅,听那些读书人说,谢太傅已经有将近七十岁,在石潭镇老家打算住一月才返回府城,为的是祭拜已经过世的父母。
自从他放出消息办诗会后,附近县镇的读书人知道后,挤破脑袋都想拿到一张请帖。
为的是在诗会上一鸣惊人,从此名声大噪。
若还能得太傅青睐,更是祖坟冒青烟的大好事。
至于那位神秘的书社掌柜,林泽后来也打听到,这是谢太傅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一直住在石潭镇守着谢氏祖宅。
平日里最爱看书,在五十岁时辞官还乡,便开了那家书社。
因其藏书丰富,印刷清晰无误,成了附近几个县都有名的地方,很受读书人欢迎。
百家脚店的车马也多,林泽差点被路过的一只驮着两袋东西的骡子擦边撞到。
“哎,爹,那边草棚里是在干什么?怎么这么多人围着。”林泽躲避后。
余光就看见脚店对面大概十平米大小的草棚,围了一层又一层的人,最外层已经在草棚外。
大太阳都赶不走他们,好些个踩在小矮凳或是倒扣的箩筐上。
中间有个男人在说着什么,他的脚步随着目光,转向不同的方向。像是与每一个角度的听众互动。
林郁盛顺着他的话看过去,“许是说书人在讲故事。”
“那咱们去听听。”林泽说完就先抬脚过去,头一次见跟电视里几乎一模一样的情景,实在很难忍住不凑一凑热闹。
林郁盛对林泽这种少年人的心性能理解一二,自己也是这样过来的。
“话说咱们贤恭亲王被封为辅国大将军,领着十万大军,陆续平定各方叛乱。那是何等风姿,各位可曾知晓?这里头的故事,更为曲折离奇。”
说书人眉飞色舞,表情配合肢体动作,加上富有感染力的语气,林泽都听得入了神。
而且,在这里林泽发现这种舆论宣传方式,效果是真厉害。
看来世子那边渐入佳境,而且这给了他一个灵感。
要宣传什么东西,产品是一方面,故事讲得好,那是能原地起飞的。
不敢停留太久,林泽跟旁边的人聊了一会,获取说书人讲的有关时政方面的内容,林泽就招呼林郁盛,从人群里退出来。
“爹,看来世子那边…有望…”林泽想起原先视为麻烦的通行文书,现在又迎来意外转折。
心里有点美滋滋的,接连两件意外之喜。让他觉得自己穿越,果然是带点运道的。
林郁盛没对这个东西发表任何个人观点,父子俩继续往外头走去。
经过一处岔口,林郁盛突然拉住林泽的衣袖,“巷子里的是许里正的大儿子。”
两人贴着墙角跟上去,林泽见他走进一处宅院,便猜测那里正应该就是躲在这里。
“爹,咱们先出去吧,人家有心躲咱们,眼下还没有合适的时机。”林泽低声道。
逼许里正出来,把原本属于他们的田地全弄回来,这事没有一番筹谋和时机,不是那么容易办成的。
林泽已经在努力了,现在是三线并行。
邀请读书人来桃花坪,把自己或者此地的名声打出去,最好在登高时,出产一些名篇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