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仪笑了笑,轻抚胡须,“听闻小泽你在书院打算念一段时日。”
“是,明年开春便到府城,老师说另有安排。”林泽见县令又把关系拉进一步,把自己当晚辈一样说话。林泽的表情随之变了变,看向县令时,多了些亲近。
吴序和听得有些皱眉,这不是要联手来抢人的吧?吴序眼睛在县令和邓明照身上来回看。
“能在座师身边,是极好的。对了,听闻这次祭文,大部分出自你与温庭山之手?”刘仪和煦道。
林泽与温庭山皆点头。
刘仪顺着又夸赞一句,“果真是青年才俊,吴山长名师出高徒。今年县里的祭孔大典准备在清溪书院举办,不知可否请二位参与撰写祭文?”
听到这里,吴序顿时明白县令他们来这一趟的用意,这是想借人。
这个祭典,北山书院不眼红,他本就不爱操办这些。
但祭文连着输好几年,吴序打心底是想争一口气的,今年能赢,他很惊喜。
清溪书院来借人,若是往年,吴序是决计不会答应,县尊来了又如何,这种事本就不占理。
清溪书院自己的事,凭什么找他们出人出力,得的好处又不能分给北山书院。
林泽一时没敢表态,这事还跟书院有关,小心观察山长的脸色。
县级的祭孔大典不仅面向全体读书人,还有各方百姓都会来观礼。
属于县里少有的大型活动之一,重点是为了传扬孔孟精神,鼓励大家读书明理,起到教化民众的作用。
“吴老弟,这都是为了祭孔大典,你说是不?”邓明照见状,出言道。
吴序皮笑肉不笑地回道,“邓老哥,你只晓得,我们北山书院一向不擅长这些,他们都是两个年轻人,这担子有些重呐…”
“这就谦虚了,县里的事,大家都是安阳学子。什么担子重不重,这不还有我在前头顶
着吗?老夫保证,两位只管写,有任何问题,尽管算在我头上。”邓明照承诺道。
见气氛有些不对,杜安赶紧打圆场,“二位山长都有理。吴老不妨让两位学子历练一番,为本次县里写一份祭文,吴老、邓□□同审阅,若是可行,方才用。”
“我是真敬佩吴老弟的,短短一年,便教出这般好学生。如若他们能为我院写这份祭文,老邓我保证倾尽全力传授,让他们更进一步。”邓明照也知道现在他是有求于人,肯定要拿出点好处才行。
吴序心里早就盘算上了,刚才的样子是为了现在好谈条件,“邓老哥谬赞。”
林泽见山长态度有松动,他原本是不太想写的,但一听这位邓山长会全力辅导,就心动了。
因为他知道安阳县最厉害的八股文高手就是眼前这位邓山长,要是在写祭文时,指导一番,林泽是真赚大了。
“山长,不如以两家联名之法写这份祭文。县尊大人宣读时,提上一句此文为清溪书院与北山书院所著。”林泽是北山书院的人,当然还是想给这边争取多一点好处。
吴序顿时眼前一亮,但面上却不显山不露水,把问题抛给对方,“邓老哥觉得如何?”
邓明照看了眼县尊,心里知道吴序是同意这个办法。可是答应了,清溪书院面上可不太好看。
“吴老弟,此事算我欠你一个人情可好?”邓明照还是咬牙坚持。
吴序知道邓明照很在意这事,把名头分一半给北山书院,在对方眼里已经是输了。不过,人情这个他还真有个事能用,“行。”
林泽是没有足够了解书院之间暗流下的争斗,以为能双赢,不过山长最后因为人情,痛快答应,还是挺意外的。
第126章第126章考前复习
晚秋时节,北山书院的校道两边铺满了金黄的、灰褐的落叶。不时在树尖上还会有叶片打着溜,撞到行人的怀里。
“吴序这回答应得这么痛快,是不是有事要求到我这里?”邓明照随手揭下头上的一片叶,同刘仪边走边说。
刘仪目视前方,身旁教谕杜安只听不说,身后有两个小厮默默跟随,“你也不会吃亏,送太傅人情,祭文的事也办好了,捎带多教一个温庭山。你又不是没听清,那林泽年后便去府城。瞧这架势,太傅入门弟子做不得假。”
实际上,刘仪身为县令之尊跟着专门来一趟,不只是为了和邓明照之间的同年情谊。更多的是世子上次专门派人来提点过,要照拂林家。
即使林泽被太傅留在安阳县,不少人得知消息的,都对这位的身份有疑虑。
但刘仪是一点不会小瞧林泽的,人家背后的靠山,除了太傅,还有更厉害的呢。
“若非为此,我是真不愿意跟姓吴的打交道,太滑手。”邓明照无奈道。
半学斋的凉亭里,泥炉下的炭火烧得红红的,不时有霹雳的小火星炸开,上头的茶壶,咕噜咕噜,水正开。
吴序和李临序相对而坐,从茶饼上掰下一小块茶叶,投入茶壶,瞥了眼清溪书院的方向,“想必姓邓的该说我滑手了。”
“你要人情是打算弄那个公开课?”李临序将两人的茶杯摆好,看了眼对面的人,直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