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他也是向往这赵瑶君口中那个未来大秦的模样。
张良神色旷达真诚,尽显少年意气:“不瞒大王,良若无投秦之心,此刻便不会随公主殿下入咸阳宫,而是归隐山间,做一逍遥人了。既然良来了咸阳宫,自然是要在王上身侧,谋一好官职的。”
嬴政浅笑,此人倒是直言不讳,很是聪明:“眼见为实,秦国如今人才济济,满朝英才谋士,能人将士,不知君有何本事,能在寡人身旁谋一好官职?”
赵良神态自若,语气轻松:“若是大秦无顾虑,良已经劝大王攻打四国,一举统一天下。若是大王有顾虑,那良便有计策,削弱四国之力,等来日大王想要攻打四国之时,不费吹灰之力。”
嬴政正襟危坐,改了称呼,尊敬了些:“先生请说。”
年岁较大的嬴政喊自己一少年先生,张良也未曾过度谦虚,只道:“这些谋划,其实大秦早已有之,良不过拾人牙慧罢了。”
他侃侃而谈:“管仲曾言,不生粟之国亡。首先良所说的便是以粮弱国之策。”
“王上可让四国赔罪时多赔粮食,以及赔桑、麻等物,要求大秦可与四国统一大开商市。”
“乌氏大人行商时,可用殿下烧制的不那么精致的瓷器、先前制作的纸张、新奇好物,乃至财货专门好价换取桑、麻、丝等物。”
嬴政若有所思,他已然猜到了张良之策,若是此计可成,四国当真会自己陷入混乱,不战而胜。
张良:“然后在其国中开米行、面行,使黔首能够用卖桑、麻等物的好价钱财,以普通价格购置米面。
“待四国黔首多改粟为桑、改粮为麻时,王上可下令,让乌氏大人即刻关了米铺、面铺,且行军兵临城下而不攻,切断四国粮食补给线。令其不能与外界互通有无,耗其内乱,不战而胜。”
一个国家最不能没有的就是粮食,或许一开始四国黔首因担忧会一直种粮食,可是碍于要国军要给秦国赔礼的桑麻太多,他们桑麻等税收加重,自己也会弃粟改桑,弃粮为麻。
若是这个时候,再用四国赔罪得来的诸多粮食开米店、面店,让四国之人能上街就买到粮食。
时间稍长,何愁他们不弃种粮食?只是此计策详细如何运作到详细之处,还需斟酌思虑。
其实若是张良知道有天灾降临,他或许直接就会给嬴政提议,四国赔罪之时,秦国可粗暴直接的向四国多要粮食、药物,而无需如此迂回搞这一出。
但张良不知道将来会有天灾,不过此计已然能证明张良的才能。
嬴政不由拍案叫绝:“先生妙计!”
张良笑道:“其次行商之时,来往商人可行舆论之术。配合新奇商物,时不时多言秦国境内富饶平和、生民安宁、神明庇佑、王上英明的话语,动摇四国黔首之心,收拢其为所用。”
“到时兵临城下,不杀降俘,定有黔首会恭迎王师,弃暗投明。”
此计也好!
嬴政听得津津有味。
张良:“不过这些都是攻城之术。秦有横扫六国之态,即便是没有这些计策,光凭神器,也能扫灭天下。
秦取六国如探囊取物,无甚好说。良今日想献的计策,其实秦统一六国之后的计策。”
嬴政忙道:“先生尽可畅所欲言。”
张良不着痕迹的吸了一口气:“首先,不能行分封,只能行郡县。”
嬴政也如此觉得,只是此事朝中各有说法,他越发认真了些:“先生继续说。”
“其次,秦以法治国,王上乱世用重典,乃是正确之道。”
秦国因法律严苛,总被诟病暴秦,嬴政也清楚。
张良道:“统一天下后,盛世律法却应当宽和一些。否则秦只会如一张越绷越紧的弓,看似威风凛凛,实则有断弦混乱之危害。”
嬴政:“那先生有何妙法?”
张良道:“此法乃是四公主殿下启发的良。良原先所想的只是修生养息,轻徭薄赋,使生民复苏之策。但我知晓四个字后,却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竟是同瑶君有关,嬴政不由好奇:“哪四个字?”
张良微微一笑,口吐清音:“土地兼并。”
嬴政呼吸一滞。
张良:“大秦以军功勋爵制,赏赐功臣田地、财货、俸禄,这在乱世激励人心,发愤图强,十分不错。可天下土地是有数的,能种的土地也是有数的。”
“一统天下之后,若世道平和,黔首却是越来越多的。所以时机合适之时,必要改此策,其次便是改变赋税制度。”
赋税制度!
那可是钱袋子!
嬴政呼吸重了一些:“先生可知自己在说什么?难道先生想要效仿商君变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