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等靠岸,林丛婷便戴上了幕篱,准备下船了,船工才搭上踏板,林丛默便一跃而上,跪在了黄氏面前,要给黄氏磕头,黄氏忙抱住他的头,泪珠子滚下来。
黛玉却透过幕篱看到了林璟,明明是几个月没见着,但林璟好像变了许多,有些肃穆冷峻了。嗯,似乎长个子了,黛玉这样想着。林璟也是这样觉得,觉得黛玉高了些。
他们并没有在通州停留,下了船直接上了马上去京城,林东留下来负责运送箱笼。
林海虽然不能去通州,但却可以去城门外的长亭等候,贾敏到的时候,茶壶里的茶水因为冲泡太多次都淡的如白水一样了。而林海甚至没顾上其他人,先握上了贾敏的手。
黛玉在旁边轻咳一声,林海才看到黛玉。黛玉轻哼一声,林海有些不好意思,摸了摸黛玉的头,算是安抚黛玉了。
回到家里之后,林海已经安排好了一切,黛玉看了自己的院子很是满意,让迦陵等人把自己的箱笼归置了,又梳洗一番,才去了林海和贾敏的院子。
贾敏已经梳洗完了,正躺在院子里的躺椅上,林海坐在旁边的小凳子上,给贾敏剥葡萄。不知道说了什么,贾敏眉开眼笑,坐起身来,拿出帕子,给林海擦手上的葡萄汁。
黛玉看了也不好意思进去,转身去了黄氏的院子。按着贾敏的说话,林丛默是林家的人,也是林海的晚辈,没必要非要划得那么清清楚楚,非要住出去。黄氏还有一些犹豫,贾敏又说京中房租极贵,不如省下这笔钱给林丛默娶媳妇。
黄氏这才住下了,黛玉到的时候,她正带着俩孩子刚收拾完东西。林丛默忙道:“现在天还热呢,小姑姑怎么跑过来了。”
“我过来瞧瞧,和你说说话。”黛玉在椅子上坐下。
林丛默给黛玉倒了茶,“小姑姑是来考较我的学问的么?”
黛玉用扇子抵着下巴笑道:“你现在是举人了,我可不敢班门弄斧。”
林丛默忙讨饶:“小姑姑别调侃我了,本来天就热了,听你这么一说,我更觉得烧起来了。”
黛玉抿嘴笑了。
林丛默又说道:“白大夫怎么没跟着来?”
“他在扬州有几个病人,还未痊愈,说等看看好之后,再回京里。”黛玉解释着。
“光顾着说话了,还未恭喜小姑姑。”林丛默又道。
黛玉有些诧异,林丛默更惊讶,“小姑姑不知道叔祖父已是正三品的侍郎了吗?”
他以为黛玉是觉得林海只升了半品,继续说道:“京官向来比地方官高半品,虽然只是侍郎,但户部尚书和另一位侍郎已经年迈,叔祖父升任尚书也用不了多久。”
黛玉有些赌气说道:“爹爹只顾着和娘亲说话,都忘了和我说这件喜事。”
黄氏在一边笑了:“叔叔和婶子关系好,玉妹妹该高兴才是。我呀,只盼你们日后找的夫婿如同叔叔一样。”
听到提到婚事,黛玉脸颊有些热,拿扇子扇了扇。好像今年,外人频频提到她的婚事,在扬州的时候,那些送行的夫人也问,如今黄氏又用此事开玩笑,她似乎到了那个年纪。
黛玉虽然知道该顺其自然,可还是有些慌乱,又莫名想起了她和林璟那个契约,如今林家无事,不知道还算不算数了。
林丛婷是个大方的性子,对黄氏说道:“这得看娘亲的眼光好不好了。”
“你这丫头。”黄氏用扇子拍了一下她的头。
林丛婷躲到了黛玉身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又没说错,你说,是不是小姑姑?”
黛玉也回过神,是呀,有父母在,他们不会让她受委屈的。
虽然黛玉说着不是考问学问的,但林丛默还是拿出了今年的会试题目,黛玉忽然想起什么问道:“新帝登基,会不会开恩科?默哥儿可再下场试试。”
“先不说会试,就是我现在的求仁书院,里面也是人才济济,我觉得自己还得苦读几年。”林丛默很是冷静说道。
黛玉一直在林丛默这里消磨时间,到了晚饭时候才去了林海和贾敏的院子。
贾敏倒打一耙:“你不是说想你爹爹了,怎么一下午都不见你的人影。”
“娘亲还说呢,爹爹眼里只有您,我过来一趟,看你们在说笑,都没注意到门口的我,我何苦自讨无趣,就去了默哥儿那里。”黛玉嘟起嘴很是不满。
“原来在这里等着我呢,你要怪也得怪你爹爹。”贾敏甩锅甩得很痛快,黛玉又想起长亭那一幕,背过身去了。
林海忙道歉,好说歹说,没少割地赔款,才换来了女儿的笑颜。
贾敏见黛玉笑起来,才道:“咱们回京了,得去安平公主还有晏先生那里拜访一下,你回头写个帖子,另外还有一些你父亲的故旧,也得去拜访。你祖母的娘家也回京参加了新帝继位大典,咱们也得去。”贾敏说了这么多,才说道了贾府:“还有你外祖家,只能最后去了。”
黛玉问起了林海的舅家,“往日只见娘亲送节礼,到还没见过人。”林海的舅家没了,近点的亲戚就只有这个表伯父。
“他们在陕西那边做官,你祖母的娘家也就只有一脉传下来了,也就是是你父亲的表伯父健在,现在陕西任巡抚,你父亲的几个表兄弟也在天南海北做官。”怪不得上辈子没听说过呢,一来关系已远,二来天南海北的。
“这次入京的是你父亲的三表兄一家。”贾敏又和黛玉细细说了章家的详情。黛玉听得很仔细,毕竟日后都要走动起来。
第55章手帕之交
黛玉是安平公主看着长大的晚辈,虽然安平公主现在地位尊崇,被加封为大长公主,但黛玉仍觉得很亲近,进公主府和往日在姑苏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