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下旬,林璟就去考试了。
黛玉在陪着安平公主在佛堂的时候,还替林璟上了一炷香,被安平公主笑了。
黛玉却向安平公主解释:“我是没见过比阿璟更努力的人。”无论什么时候,努力的人都被人欣赏。
“努力不一定有回报。”安平公主泼冷水。
“我知道呀,但是一想这样刻苦的人都不中,就觉得惋惜。”黛玉叹道,“我也不过是让自己安心些。”
“与其临时抱佛脚不如和晏先生说说话。”安平公主淡淡说道,“他的话或许更管用呢。”
“我等下就去。”黛玉笑起来,“这不是把能用的法子都用了嘛。”
县试是考五场,每天一场,黎明前点名入场,限当日交卷,首场叫正考,最主要考四书文二篇,试帖诗一首,题目、诗、文都有一定格式,不准超过七百字。其他四场皆属复试,内容时间稍有变化,但大体相仿。每场考试每隔数日举行一次,前一场考试通过者才有资格参加下场,且每场考试录取人数依次减少。
末场考完,即将自第一场起当取考生,第一名称为“县案首”,只要没有其他问题,便不用再参加后面的府试和院试,直接获得秀才功名,其余通过者则获得了接下来参加府试的资格。1
当年林丛默就是一鸣惊人,获得了案首,只可惜后来家道没落,耽误了他读书,若不是林家帮了一把,他或许真如方仲永一般。
黛玉虽然想着如果林璟直接中案首,就不必准备后面的了,只是她心里清楚,姑苏读书人众多,不乏天资聪颖者,案首对林璟来说难度不小。
过了午时,就有人陆陆续续出来了,林璟是又过一个时辰才出来,不算早可也不算晚。
他除了脸色有些苍白些,也没有旁的表情,见着车里备的手炉还有些愣神。
来接林璟的是贺元,他说道:“二月天气还冷,姑娘觉得考场会更为阴冷,所以让人备下的。”
“多谢她美意。”林璟确实觉得手凉凉的,“还多亏她让人备下的厚衣服,我的位子正好在风口,若不是穿得厚,怕要得风寒了。”
贺元听到林璟夸赞黛玉,忍不住笑起来说道:“不是我自夸,再没有能比得上我家姑娘的人了。”
林璟没有接话,有些出神,无论书里书外,黛玉都是一等一的人。
林璟回到家里,把题目和自己的文章默了出来,晏先生夸道:“记性倒是不错。”黛玉嗔怪看了一眼晏先生,才一同看了林璟的试卷。
看完之后,黛玉才放心了。
到了三月初,最后一场考试也结束了。
林璟有些意外,晏先生带着黛玉也来接他。
黛玉笑眼弯弯:“为了庆贺你县试结束,今天咱们在外面吃饭吧。”
姑苏城商业发达,有五湖四海的商人前来,自然也有各地口味的饭馆。
他们去的是一家刚开的做京帮菜的酒楼名叫“重泽楼”,许是挂上了京城的名头,这家店生意火爆得不行,还得提前预定。
相比于江南一带的饮食,京帮菜咸一些。
三人都是食不言,面上看不出什么,心里却不约而同想到:他(她)竟然吃得惯。
吃完饭之后,还有晚市,黛玉让小厮打包了店里的饭菜给安平公主送过去之后,便想着去晚市逛一逛。
回去的路上,黛玉就忍不住靠在迦陵身上打瞌睡。
晏先生哑然失笑:“还是个孩子呀。”他语气里有一丝心疼。
即使晏先生不说,林璟也了然这丝心疼是为了什么,晏先生心疼黛玉小小年纪就考虑周到,她这个年纪本该在父母膝下无忧无虑,而不是在公主府把自己当成大人。
放榜之日在三日后,黛玉有些坐立不安,见林璟一副平静的模样忍不住问他:“你不紧张吗?”
“为何要紧张?”林璟有些疑惑的反问,“我知道我自己是能考上的,再者考不上也没什么,我笨就不打算科举的。”
“你不打算科考?”黛玉语气里满是惊讶。
“晏先生没说?”这下轮到林璟惊讶了,他以为晏先生会告诉黛玉,是了,晏先生早上教他,这个时候黛玉一般在安平公主那边。
“哼。”知道晏先生瞒着自己,黛玉有些不开心了。
林璟立即转移话题:“我不适合读书,适合习武。”
黛玉听后眉头微蹙,林璟见她这样,心里有一丝不安,黛玉会不会瞧不上习武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