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话的人回到佛堂外面,听着里头安安静静的,心下有些不忍。夫人未免对亲生女儿过于冷酷了?这才接回半年……
不管三小姐做错什么,处罚可以,可别出人命了。
三小姐到底也是个孩子,这么多天不吃不喝,也不知道能不能挨过去。
“小姐,您还好吗?如果撑不住了,就给夫人服个软吧。”
门里头没有动静。
下人心里忽然一阵不安,下意识推开堂门,可佛像前空无一人,哪里有三小姐的身影?
……
“母亲。”昌平侯世子向昌平侯夫人问安,扫了一圈,没看到那个人,问道:“妹妹呢?”
昌平侯夫人忍了忍,面无表情地道:“在你外祖母家。”
二公子诧异地看了她一眼,昌平侯夫人当没看见。
“好好的,怎么去那里了?”昌平侯问,这才注意到有几天没见到他那个女儿了。
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地坐在饭桌前,如果不提,别人还以为这府里就四口主人。
姜无月的不见没有引起他们的不适,因为在半年之前,他们家也是这样,一家四口。
是突然出现的姜无月,打破了他们侯府里的平静。也揭露了几年前的一桩丑闻。
昌平侯夫人十几年前生下的二公子,原来不是她的亲生骨肉,她的第二个孩子,原来是个女儿。
那个孩子被恶奴掉包,换上自己的亲儿子,如此狸猫换太子,在侯府里生活了十几年。
二公子被养得天真无邪,善良高贵,而那个侯府的亲生血脉,自小在乡间生活,几度差点被收养的那家人掐死,有惊无险地长大,逐渐学会反抗,在她打算对那家人动手前一天,侯府找上门,带回了流落的血脉。
因那家人生活凄苦,还是二公子亲生爷爷奶奶,昌平侯顾及小儿子,没有对那两个老人做什么。毕竟十几年前的那个胆大包天的恶奴早就死了。冤有头债有主,两个老人家并不知情。他们有什么错呢?他们只是正常对待自己的孙女而已。
是的,假少爷虽然是假的,但昌平侯和夫人已经习惯了这个孩子是他们亲儿子,养了十几年的小儿子怎么会没有感情?要他们放任二公子去住那间破破烂烂的茅草屋,两个人都有点不舍。
二人似乎忽略,他们的亲生女儿正是在那样的环境里生活了十几年,甚至,由于是个女儿,遭受了更多的磋磨。
姜无月是真千金,他们接了回来,二公子虽是假少爷,但他们也没有赶他走,而是让他继续待在侯府,享受着侯府的一切。且希望女儿可以和这个哥哥和睦相处。
姜无月虽然才是真正排行第二,但为了不引起世俗关注,不让二公子被世人笑话,用异样的眼神看着,为了不耽误二儿子的前途,两人决定对外告知世人女儿是后面再生下的,由于出生时身子弱,怕折了去,送到大师身边养着,也不能对外宣布,适才到了年龄,才能接回府里。
那些异样的眼神,就由女儿去承受吧。
第79章动手。
昌平侯对这个亲生女儿,一开始,心里是有愧疚的。
可是随着姜无月进府,三番几次故意刁难小儿子,咄咄逼人,刻薄尽显,一点世家贵女的样子也没有,且,对他这个生父也不太尊敬,昌平侯的那点愧疚和耐心,也早就消失了。
如今他在府里,对被接回的女儿的态度,就是眼不见心不烦。侯府供她衣食无忧,至于别的,就看姜无月的造化了。
昌平侯夫人语气干巴巴:“我娘念叨她,就让她去陪老人家一段时日。”
母亲并不喜欢这个妹妹,觉得她从小在乡村田野里爬滚出来,又野蛮又粗俗,还不好管教,昌平侯世子一向知道,只是,此时听见母亲的语气,昌平侯世子也皱了皱眉。只是问一下妹妹的行踪而已,母亲何必这个态度。
近来他事多缠身,也有几日没去看望这个妹妹了。
昌平侯世子也是侯府的大公子,他们的长子,昌平侯世子道:“何日回来?我空闲了可去接。”
“你管好你自己的事就行了。”昌平侯夫人说。侯爷和长子都以为女儿去了她娘家,这也是她有意隐瞒实际情况。女儿和…的那件丑事,昌平侯夫人必须捂得死死的。思及此,昌平侯夫人又暗暗瞪了长子一眼。
昌平侯世子感到莫名。
二公子咳了咳,道:“菜都凉了,食不言,寝不语。”
……
姜府下人在佛堂里翻了个遍,甚至姜小姐的院子里都找了,就是没有瞧见姜无月。
“我等一直是轮流值守,没见到三小姐溜出去,那她是从哪里不见的呢?”
几个下人皱眉苦思,“实在不行,只能上报夫人了!”虽然一旦夫人知道,她们看管不力的罪名就逃脱不掉了,但再拖下去也不是办法。
果然,侯夫人得知后先是不可置信,而后震怒:“我养你们是干什么吃的?!一群饭桶,连个女人都看不住!”
侯夫人对于女儿的安全并不担心,她还是怕侯府里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会危害到她们一家,或者贼人神不知鬼不觉地进了府里掳走女儿,届时外人知道女儿还有清白可言吗?怕是会因此败坏侯府名声,不管是哪一点她都不能接受,“搜!整个侯府都给我搜!一点蛛丝马迹都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