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狗小说网

乐狗小说网>小官女高嫁免费阅读 > 5060(第12页)

5060(第12页)

“起初的时候,只是大家偶然间有时间凑个趣聚在一起,各人做各人的去,后来翻起花样,连诗、对诗,以至于大家打台子,都有意思。

凡是个节日,比如端午、乞巧、重阳,说得上说不上的,大家借这个名头会聚一堂,在林家后院有一棵好年长的桂花树,大家在她底下写了诗,痛痛快快喝一桌酒,后院子里只有女眷,关上门外头什么也不知道,实在快活。”

慧表姐说起这段经历的时候,那双眼睛亮晶晶的,话语里满是怀念,叫屋里小人和屋外头都忍不住跟着畅想。

宋沂放轻了脚步悄悄上楼,她发觉自己虽然带了表姐来家,可也只是宅在屋里,同金陵没什么分别,这样不也无聊么。

可巧曾玉英从旁人口里得知宋沂回来,忙叫人请她来府里玩耍。见着了人还笑话她:“不是说要去金陵好些日子吗?怎么一个月不到就回来了。”

“我想我娘呀。”宋沂毫不羞愧,将舍不得离家说的十分自然,叫曾玉英瘪着嘴也没法再说,毕竟叫她离开她娘一个月,多半她也是要坐船行舟急赶回来的

“你这一回来也好,我离了你那些新鲜主意,在这后院子来来回回还是这些旧玩法,便是请客,唉,”曾玉英抱怨道:“那些人就跟鹌鹑一样,戳一戳才出个声,好没意思。便是我有心想摆宴,也不想请她们过来了,只是白吃席。”

这倒凑巧。

宋沂想起昨天夜里慧表姐口里那番经历就有了个念头,正好曾玉英的作诗水平也很高,便合掌道:“我在金陵虽不足月余,可也感受了那边的风气,如今金陵好几家的小姐都聚会办起来个诗社,不如咱们也来一场,可喜我姨母家的表姐也会作诗,她这回陪我来的,不如把她也请来。”

“这个好,只是……就两三个人也能算做社吗?”曾玉英又嫌弃人数有些稀少。

要不怎么说甲方难缠呢,人多了嫌多,人少了嫌少。

宋沂想想,有了,“咱们县里头会作诗的自然是少,府城里可就有许多了。”

“对呀,”曾玉英想起,“上回咱们在这儿摆了宴席,后来琼娘回来,听说了这事儿气咱们没请她,还说下回一定要给她下帖子,她便是在府城也要赶来。”

除了她之外,先前在芳园那些娘子也可以一请,曾玉英倒没敢想那景娘子会应邀前来,毕竟她们俩实在算不得熟悉,况且从王娘子口中听说,景娘子好像也生了病,怕是不会出门的。

曾玉英主要想请的人,是跟她极不对付的徐娘子,上回拉偏架才叫她赢了一次,这回主场在自己家,哼,定要赢这个姓徐的三次五次,叫她胆寒。

“这也好,人多热闹些。”宋沂赞同道,若是只有她们几个,自己单带了表姐来,恐怕慧表姐说不得还会有些不自在。要是人多就不怕了,都是新人哪里还会排挤。

曾玉英这便去写信,叫人往府城里捎去,除了严娘子回淮安去了,其余几位娘子那儿都送了贴。

为着这边不过七月六,所以曾玉英开社就定在了七月七乞巧节这一日来。

到了正日子,来的人却比原先曾玉英预想的要多。

除了王娘子和徐娘子外,景娘子竟然同苏娘子也来了,叫曾玉英都有些受宠若惊,忙去二门那里迎接,从未想自己只是客气发的帖子,真能把人给请来。

景娘子身形比上回见着要消瘦些,面容看着还好,倒不像有什么大症候,她那一瘦反而更显得身姿纤细,体态轻盈,风一吹,裹着青纱的衣裳飘荡起来,真叫人怕她被这风给吹倒了。

景娘子十分客气:“实在是家里人太过紧张,究竟能生什么大病呢?只是天气苦热身子乏闷,所以吃不下饭食去,一接了你的帖子,我便想着来府城外头散散心,说不准就好了呢,所以才来的,还请恕我打扰之罪。”

“这从何说起,你能来我们这儿可就更热闹了。”曾玉英自然欢迎,非但是她,连她娘晏娘子都特意出面过来迎接,想来也是看在景娘子祖父的份上吧,晏娘子先前也在都中,说不得就见过那位天官。

既然晏娘子出了面,就不能只是接见这样简单,由她这个主人做东,叫了来宾楼大师傅来家做上两桌酒席,请远道而来的小娘子们吃顿中饭。

席面上晏娘子可比曾玉英会谈话,寥寥几句就从景娘子口里问清了家中情况,听她说自己还有个哥哥时,晏娘子忽然挑了眉毛。

她只笑道:“英儿这孩子想起一出是一出来,也怪我们没先提醒,若是办什么诗社乞巧,自然要等晚上才有意趣,大白日的哪有什么意思,我这里屋舍床铺也多,要是你们不嫌弃呀,不如晚间在那后院子由着你们乐去,玩累了只管在我这里睡下,明日回去也不迟啊。”

宋沂是无所谓的,她家离得近,住下住不下都成,边荣自然乐得很,要是在曾家睡上一晚,她娘肯定会夸她机智。

府城里四位娘子之中,徐娘子年岁最长,她自然不会否决,这一趟来就是为了挑曾玉英的刺,住下来正好,能多挑些刺去。

王娘子家就住在边上,自然也肯,剩下的景苏二位娘子想了想,点头客气道:“倒要麻烦晏娘子了。”

“无妨无妨,”晏娘子笑着摆手,态度和气极了,等送走小姐们,她便吩咐婆子去府城报信儿,说县城里县令娘子留小姐们住一日,担心夜里玩耍回去怕是天晚,在府里头暂住一日,等明日再请各家派人来接。

用完饭,外头日照果然猛烈,空气里都带着滚烫的热度,几人躲在屋舍中出不去,便先各自选定了要歇息的地方,等到太阳西下才趁着这个空当出来。

曾玉英已经对摆席十分熟悉,熟稔的吩咐家里下人去那碧波亭观湖台鱼池等各处景地设好了桌椅,为着今日人多,主场便定在观湖台,正当中摆了一张极大的圆桌,各色菜食都是厨房做了立刻抬来的,还有凉糕凉点,鲜菱鲜藕,蜜瓜石榴。

宋沂估算今日这席面少说也要两位数,比原本的计划升了一级不止,便暗笑起来,原来晏娘子也会茶上茶上好茶呀。

既然人家不差钱,后院各处便都点上了彩灯高烛,将整个后院照得明亮,恍如白日一般,又有各处丫头嬷嬷照看,显然晏娘子是想好好表现一番。

这一夜没有云遮星光,四下里唯一轮明月清耀,众人在后院啧啧称奇,果然得见好月色。

曾玉英和景娘子幼小便在都城,所以她们北边的乞求习俗与宋沂这里的南边不同。

先由丫头捧出八个铜水盂,里面倒了半盂水,白日里被太阳晒过,形出一层水膜来,众人各自手里都有十根细银针,屏着呼吸轻手放入水中,那针有浮在水膜上的也有掉入水底的,只看浮在上头的花样和形状如何,先挑出一个桂冠来,叫她决定这作诗章程。

这浮针看似是靠运气,但其实若是擅长女工的,指尖那里晓得轻重,放针时捻着细针中间轻轻落下,不叫针头针尾戳破了水膜,那银针便能稳稳浮在水面上,自然不会掉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