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狗小说网

乐狗小说网>大秦皇叔by这个懒人没起 > 2430(第3页)

2430(第3页)

眨眼之间,他背上背着的小箭筒空了。

射艺博士隗林一直在旁边看着,镐池君一共射了十箭,有七箭脱靶,其中一箭射中了箭靶子的最外圈。居然还有两支箭插在右侧原本属于甘罗的靶子上微微震颤。

赵琨跟没事人一样,唇角带笑,大方地鼓励甘罗射箭。

博士隗林的心态却崩了,他是个严谨的人,秦军制式的弓箭,就是由他设计出标准样品(标准件),再批量制作的。他曾经向大王提议定期检查各种度量衡,比如向百姓征收赋税的时候,用来量谷子的斗,就必须统一大小形制,容量大一点,或者小一点都不可。秦军每占领一片土地,隗林就会上疏要求统一长度单位“丈”的标准,统一重量单位“斤”的标准……

总之,只要制定了标准,一分一毫的偏差,都会让隗林感到难以忍受。虽然子楚也不是很买账,经常驳回他的提议。但他从未自暴自弃。

何况赵琨的射箭技巧委实离谱,还有人瞄准自己的箭靶,却射中了别人的箭靶?这无比巨大的偏差,对隗林来说已经突破天际了!

再瞧瞧赵琨,依旧四平八稳地站着,气定神闲地跟同窗谈笑风生,哪里像是刚刚脱靶了七支箭的老末?这酷似高手的风范,不知道的,还以为全场要数他的箭术排行第一呢。

完全不能忍!

隗林不知道说什么好。不过,这孩子射箭的心态不错,目力也比较优秀,有一丁点成为高手的潜力。毕竟神箭手第一特质就是看得远、稳得住,稳得住才能等到猎物进入最佳的射程之内。他把赵琨单独留下来,手把手地教。他就不信,赵琨别的科目都能学好,射箭能差到哪里去?

甘罗也在旁边安静地陪着赵琨练习箭术。

赵琨苦练射箭,拉弓拉得胳膊疼。他严重怀疑隗林有强迫症——这厮做什么事都喜欢搞两遍,比如刚才清点箭袋、箭筒,他就数了两遍。发现两只箭袋的大小不一致,还会蹙眉。

趁着隗林收拾教学工具的时候,赵琨悄悄地对甘罗撒娇:“快,替我射几箭,我手疼。隗先生在检查弓弦,暂时不会往这边看。”

甘罗这辈子还没做过如此胆大妄为的事,他睁大眼睛望着赵琨,最终什么也没说,默默地从赵琨背后的小箭筒中抽出三支箭,全部搭在弓弦上,双臂平推,瞄准,一次性射出三支箭,还都中靶了。

赵琨抛给甘罗一个赞赏的眼神,暗暗竖起大拇指。然后反手抽出箭筒中的最后一支羽箭,以隗林教他的标准姿势开弓、搭箭、射击,再次脱靶。

这时,隗林过来检查,发现箭靶上插了四支箭,捋着胡须点头微笑,道:“不错,有进步。今天就练到这里,你们可以回去了。以后每一堂射艺课,都请镐池君留下来,再多射三轮,宗室子弟,更当自强不息。两个月以后就是秋狩,到时候就在长杨宫的猎场,所有勋贵子弟都要参加围猎,不光是大秦,山东六国的质子都要驰马射箭,一展身手。镐池君可不能给咱们老秦人丢脸。”

隗林口中的“山东六国”,不是后世的山东,而是崤山以东的韩、赵、魏、楚、燕、齐。

赵琨:完啦,被隗先生盯上,麻烦大了。

就凭隗林这强迫症,他不练好箭术,很难蒙混过关。

树荫下,斑驳的光影中,赵琨和甘罗互相帮忙解开护腕。赵琨把铜佩韘从手指上摘下来,又换回了装饰性更强的青玉佩韘,这和赵政的那一只青玉佩韘出自同一块玉原石,花纹款式也相近。是子楚特意赏赐给两个孩子的,鼓励他们学好箭术。

长杨宫是秦国宗室专用的猎场,山清水秀,占地颇广,宫中有上百亩垂杨,婀娜多姿。赵琨和甘罗一路走一路聊天,沿路都有大树遮阴,倒也不怎么晒。

据甘罗介绍,秦岭山区,从西边的褒斜谷,到东边的函谷关之间,许多位置都设有捕兽网,捕捉到黑熊、野猪、虎、豹、狐狸、猴子、麋鹿等等野兽,就送到长杨宫中散养。秋狩的时候,士兵会从山林深处将这些野兽驱赶出来,秦王子楚就坐在“射熊观”的高台上,观赏公卿百官围猎野兽。

赵琨觉得隗林太夸张,吓唬小孩——就算六国的质子都要上场,在游猎中比拼箭术、马术,秦国多少好儿郎,至于让一个小孩子去猎场上争光吗?他还不想给熊瞎子加餐。

不过,宗室这边,大概率轮不到他上场。不是还有兄长吗?渭阳君赵傒(子傒)的步射、马射都是宗室第一。

如果非要挑一个人代表宗室的孩童,赵婴(子婴)就很不错,他和赵琨一样,也是公子政的叔叔辈。但赵婴的身材比较健壮,舞刀射箭皆是一把好手。

赵琨向甘罗确认:“秋狩的时候,不会让咱们上场喂老虎吧?”

甘罗想了想,回答说:“不会,六到十二岁之间的孩童,需要先生举荐才能上场,而且就在这附近游猎,猎物都是严格筛选过的,大约只有野兔、野鸡、山猫、鸟雀之类的小动物,不会很危险。只要隗先生不推荐……隗先生应该不会推荐我,但镐池君是王上的亲弟弟,还真说不准。就算不上场,游猎的时候,我们也得来这里旁观。公子政和蒙四郎肯定要上场,到时候让蒙四郎打两只兔,咱们几个一起烧烤。”

赵琨:“……”

简直丧心病狂,他这么小,就要参与秋狩游猎!就不能给孩子放几天假嘛?

赵琨深呼吸,平心静气地问:“诸子百家,王先生是法家,卢先生是儒家,隗先生是哪一家的?为什么如此严厉?”

甘罗莞尔,“隗先生是道家的博士。”

赵琨十分诧异:“道家不是讲究‘顺其自然’?怎么还不允许学生的射艺天赋不足,拉不动弓,射不中靶?”

甘罗眨眨眼,说:“隗先生以前是兵家的。后来,他两年内上疏九次,被驳回了八次,先王只纳谏一次,大王从不……隗先生被打击得不轻,于是转修道家的黄老之学,在终南山搭了三间小木屋,没事种种地,打打猎,再养几只大鹅,寄情于山水之间,安贫乐道。结果箭术精进,在去年春猎的时候大出风头,先王就让他负责教授宗室子弟的射艺课。”

话说今年正旦,蜀郡太守李冰派了一个计吏,千里迢迢来到咸阳,参加大朝会,向秦王汇报蜀郡的民生、财政、讼狱等等政务,以及在蜀地开发盐井、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工作进展。

结果隗林一看,这蜀地的马车,车辙的间距有些短,跟纠纠老秦的车辙宽度不一致。他就写了一封谏疏,向大王提议——尽快统一车辙的宽度,必须是六尺,多一分少一豪都不行!

他认为一个国家,器物标准混乱,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比如秦军的制式弓箭,标准一致,任何一部分零件坏了,都可以随时更换,再次组装,为国家节省了许多铜铁矿产资源。

咸阳西市的粮铺,官府会定期检查收粮的斗,统一容量,这样百姓无论是出售粮食,还是购买粮食,都不会吃亏被坑。这方面,蜀地的管理要相对乱一些,车辙不一致,当然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比如行军途中,某一个段路可以并行三辆车,有一辆车的车辙特别宽,它一上路,其他车就被堵死,过不去了。这不耽误事吗?

如果车辙一致,只要出了城区,就可以顺着前车留下的辙迹一路狂飙,速度都能快上不少。如果是给前线的军队运送物资,早这么一点点,或者晚那么一点点,差别可太大了。

这是隗林第十一次上疏,大王依然没有采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