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步音有种奇妙的韵律,仿佛和礼法、规矩、天理契合,使人下意识让开,自内心认为眼前的人,说的话,做的事,都是正确的,应该效仿和遵从。
他在哪,礼就在哪。
考生的无序变得有序。
考场贡院外,维持秩序的官差们都震惊了。
他们从来没见过任何一次会试,有如今这样安稳的秩序。
会试的考生都是举人老爷,经历排队和搜身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些冲突,不过当然也有官差故意羞辱举人老爷的事存在。
总而言之,每次会试的搜捡,都不会很顺畅。
现在徐青一出现,他的步调,仿佛制定了礼法和规矩,使得一切都变得井然有序起来。
使无序变得有序,这是徐青参悟太极拳经结合自身儒道修行,加上虎豹雷音,参悟出的“无极天音”。
这门神通的根底还是以太极拳经为主。
其实说起来,这和佛门的梵音、天魔音也没本质的区别,都是引导人心,影响心神为主。
如果徐青是人人喊打的邪魔,他用这个玄音,那就是天魔音。
他是高僧大德,那就是梵音。
他是道士,那就是仙音。
神通的正邪好坏,关键在于人。
徐青终于踏入这全天下最庄严肃穆的考场——京师贡院。
这里的圣像比衍圣公府里的圣像,更加浩大阳刚。
其实衍圣公府的圣像,也不是历经千年不毁的,在战乱后,重新修补过或者重塑过。更关键是,来会试贡院的读书人,都是天下读书人的精华。其参拜圣像,铸造的浩大阳刚,自然十分厉害。
读书到了举人这个层次,说是内心里一点道义都没有,那也是不可能的。至少对微言大义总归是有些参悟的。
而且秀才考举人时,以八股为主,但举人中不中进士,都是老爷了,所以拼劲是没有秀才那么充足的,多少有些闲暇去读更多的古籍,重新塑造自己的学问体系。
总而言之,大虞朝的秀才,不少人是没工夫研究四书五经以外的文史,这方面都是等中了举人之后,慢慢补上的。
又或者知晓科举无望,才开始钻研杂学。
其实在徐青看来,博学和专精不冲突,关键在于思考和学习并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掌握了学习思考的方法,就不会被书中的条条框框约束思想。
但道理谁都懂,真要如此实行,其实很痛苦。
所以及时的反馈很重要。
徐青正是有青铜镜的反馈,才一步步让自身强大起来。
进入考场之后,徐青默然坐在自己的考棚里,等流程走完,开始答题。题目是中规中矩的。
这符合会试的惯例。
会试的题目,一样以中正为主,不犯错最重要。
徐青没有刻意弄险,而是结合自己所学,平实有力的写出一篇文章。他现在的文风十分厚重直白,更像上古诸子的风格。
他答题的度不快不慢,仿佛和一天的时辰运转锲合,文章内容的承转结合,宛如二十四节气的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