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听题…”“《山海经》一共多少卷?!”小胖子不假思索,立即回答道,“《山海经》一共18卷,其中《山经》5卷,《海经》13卷。”然后得意洋洋的说道,“师父,徒儿回答的没错吧。”“嗯。”叶瑾点点头,道,“第一道题为师出的简单一些,就是为了给你一点信心。”“切…”小胖子翻了一个大白眼。“第一个问题,《山海经海内经》中: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一国,此国名曰?!”“名曰朝鲜,就是咱们大明的属国高丽,不过朝鲜应该只是高丽国一隅之地,并不就是今日之高丽国(洪武15年朝鲜半岛上的国家是高丽国,要一直到洪武20年,也就是1388年,高丽国大将李成桂推翻王氏高丽的统治之后,才建国朝鲜的,《山海经》里的朝鲜和朝鲜半岛不是一回事。)”小胖子立即回答道。看得出,他对《山海经》果然很熟悉。“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叶瑾又问道。小胖子迅速回答,“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大荒之中共有几国?!”“有大人之国,小人之国,中容之国,青丘之国…”说到最后,小胖子一脸不耐烦,接着道,“师父,都说了《山海经》只是一本神话怪志的启蒙书,不是真的,您为何要一直问这些无聊的问题啊?!快讲故事吧?!”“《山海经》真的只是一本神话怪志的启蒙书籍?!”叶瑾并没有恼怒,而是微微一笑,接着说道,“那为师且问你,《海内东经》中对蓬莱山、琅琊台、会稽山等地理位置描述的一清二楚?!要知道《山海经》成书时间可是在先秦时期,那时候江南一带还是蛮夷之地,与中原阻隔,为何着此书的先贤能将这些山脉描绘的一清二楚?!”“既然书中对蓬莱山、会稽山等山脉知知甚详,那你凭什么说书里的其他内容都是胡编乱造的?!”正在喝酒的老朱和徐达二人这会儿也抬起了头。他们刚才还以为这只是这对师徒在信口胡诌呢。但是听到叶瑾的这几句话之后,突然有些明悟了。叶瑾可能是在用别的法子在给朱雄英上课。老朱和徐达见识过叶瑾的授课。第一次的时候差点没把这俩老头给气炸了。因为叶瑾的授课方式在他们看来,简直就是离经叛道。天马行空,想到哪儿就讲到哪儿。而且还经常掺杂着一些内容奇怪的小故事。0……·求鲜花0…但是等授课完毕之后,朱雄英就像是开了智一样,竟然能从这些小故事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所以从那时起,老朱和徐达就不再对叶瑾的授课方式指手画脚。小胖子想了一会儿,才尝试着问道,“师父,听您的意思,《山海经》里记载的内容可都是真的?!”“是不是真的为师也不清楚,但是为师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山海经》一共18卷,足足三万多字,古时候的先贤用的可是竹简刻刀,他们是脑袋被驴踢了?要花费这么大的代价胡编乱造一些神话故事来骗人?!”“本门派的理念是什么?!是求知,大明真的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更不是占据了天下沃土。往东数千公里的林海雪原,别看冬季严寒,气候条件十分恶劣,但是那里的土地才是真正的肥沃。”“往西数万里之外,大食国,大秦国无一不是传承千年的历史古国,人家的历史传承不比咱们大明差多少。”“就算是在咱们大海的对面,那里也有两块十分广袤的大陆,那片大陆上有亩产几千斤的粮食,更有数之不尽的黄金和白银。’“世界之大,若是你一直坐井观天,那将失去多少美景?!”“几百年前,蛮人部落酋长铁木真尚且以一族之力,征伐天下,而我大明男儿,难不成还不如一个蛮族酋长呼?!”小胖子被他说的一愣一愣的。只感觉浑身的血液都开始燃烧起来了。现在恨不得就骑上战马,率领大明铁骑征伐天下。男儿就该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如果一辈子只呆在温柔乡里,那还能被称之为男子汉大丈夫吗?!所以小胖子握紧拳头,站起来振臂高呼道,“师父您说的没错,是男儿就该…”但是他的话才说到一半,就被朱元璋拎着脖子给扔了出去。然后叶瑾就看到老朱和徐达双目赤红,一脸狰狞的看着他,厉声问道,“小子,你刚才说的亩产几千斤的粮食,可是真的?!”老朱的力气很大,直接把小胖子扔出去三四米远。小胖子被摔得七荤八素,屁股差点被摔成了七八瓣。不过当他看到老朱和徐达的这幅模样之后,本来想大声抗议的,赶紧把到嘴边的话给硬生生的憋了回去了。叶瑾也有些懵逼。这俩老头怎么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怎么跟火烧屁股似的?!而且双目赤红,一脸狰狞。难不成自己又说错话,犯了他们的忌讳了?!没有啊。。自己不就是吐槽了几句铁木真吗?!就算是你们英雄惜英雄。也不该有这么大的反应吧?!老朱见叶瑾没有回答自己的问题,而是一脸懵逼的看着自己,不由得着急催促道,“小子快说,你刚才说的亩产几千斤的粮食可是真的?!”徐达也立即道,“你若是信口胡诌的话,看我今天不打“八九零”断你的腿…”哦破案了。这俩傻老头原来在意的是这个啊。叶瑾赶紧道,“您二位可别用这种吃人一样的眼神看着小侄啊,小侄又不是亩产几千斤的粮食。小侄平日里虽然偶尔有些不着调,但是这种事哪里敢开玩笑?!在大洋彼岸确实有亩产几千斤的粮食,而且还不止一种呢。”“此言当真?!”老朱稍稍恢复了一丝理智,不过眼睛一直盯着叶瑾。徐达则朝老朱拱手,“四哥,若是真有此物的话,那可是了不得的祥瑞呐,若是能引入我大明种植,那我大明将不再有缺粮之忧,还请四哥准许开放海禁,筹建水师…”“若是此言当真,水师是要建的。只是这片大洋不知几万里耶,海上风大浪急,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抵达啊?!”老朱叹了一口气。他们没有怀疑叶瑾这番话的真实性。和叶瑾打了这么久的交道了,他们也算了解了叶瑾的品性。有时候确实会大言不惭,但是叶瑾知道孰轻孰重。这种大事他是不会瞎开玩笑的。老朱又看着叶瑾问道,“小子,你怎么知道大洋彼岸有这种亩产几千斤的粮食?!我们又如何到得了大洋彼岸?!”叶瑾耸耸肩,解释道,“因为小子我手中就有这种粮食种子,而且已经让人种植了。有没有亩产几千斤,一两个月之后便知分晓。”他说的轻描淡写,但是老朱和徐达却是被唬的一愣一愣的。足足沉默了好几息的时间,二人再一次双目赤红,面孔狰狞的盯着他,厉声问道,“此言当真?!”唉…又犯病了。叶瑾颇为无奈。解释道,“小侄家虽然是乡下土财主,但是小侄从小就:()大明:我在明朝当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