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下去,魏国终究逃脱不了灭亡的结局。
在这种不利局面下,作为丝绸之路的另一个获利者,疆域和人口不在我们之下的贵霜帝国自然而然的就进入魏国的视野,更何况根据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魏国不可能视贵霜帝国如无物。
所以他们一定会派人同商队接洽,并且还会主动给予贵霜帝国一切有关我们的情报,同时还会指出当时面临的僵持局面,并强调只要他们在西域发起进攻,魏吴两国在中原发起协同进攻,彼时的我们定会首尾难顾,最后只能选择舍弃西域守住基本盘。
虽然这样做对魏国而言没有直接的好处,但丝绸之路的断绝会影响到我国经济,除了地方的发展会陷入迟滞外,数目庞大的职业军队恐怕也难以维持。
另外一个庞大且带有敌意的势力出现在西部边陲,我们不可能置之不理的,最后一定会调集大军前去防备,如此魏国在正面战场的压力将会骤减。
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在当时同贵霜帝国达成秘密协议,对魏国而言都是最优解。
而当商队将魏国提供的信息和谋划带回贵霜帝国后,面对丝绸之路的巨大利益,以及西域地区尚待开发的土地时,贵霜帝国的贵族们不可能视若无睹,今天传来的军情刚好印证了这一点。
因此,休昭你想用民意来裹挟魏国的想法是不成立的,因为本次贵霜帝国入侵西域就是由三年前的魏国一手促成的,他们不可能为了所谓的民族大义就放过眼下唯一翻盘的机会。
再一个别看西域对我们至关重要,但在天下人眼中它不过是人烟罕至的不毛之地罢了,而且自开拓丝绸之路以来,大汉也从未将西域正式纳入帝国版图,所以严格的讲,此次三大帝国入侵算不上外敌入侵。
只要曹叡能加以利用很快就能稳定国内局势,进而趁我军在西域同联军鏖战时,从东、南、北等数条战线上发起反击,以此来扭转魏国当前的局势。
所以诸位请放弃幻想,认清现实,从三大帝国决心入侵我国西域地区后,我们就已经陷入被动局面。”
从现有的情报,智慧超群的诸葛亮就透过表象直击本质,很快就确定三大帝国入侵背后一定有魏国的撺掇,否则仅凭贵霜帝国自己搜集的一丁点情报还没有这个胆量进攻大汉。
毕竟十年前魏延远征西域时,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覆灭了沿途大大小小数十个国家,其中不乏有人口在五六十万的大国,随后更是在伊塞克湖畔大破由贵霜帝国组织的西域联军,那一战带给他们的恐惧恐怕没这么快消除。
所以诸葛亮断言,只要三大帝国入侵西域,以及大汉打算同敌人寸土必争的消息传到洛阳后,恐怕躺在病床上的曹叡高兴得都能从床上跳起来。
至于孙权,希望他能坚持到消息传到江东的那一天,毕竟按照时间推算,在上个月法正就已经对建邺完成包围,所以留给孙权的时间不多了。
诸葛亮的话条理清晰,逻辑分明,让董允和其他人无话可说,因为五胡南下并州和三大帝国入侵西域的确存在本质上的区别,所以他们想单方面的结束战争的想法恐怕要落空了。
诸葛亮的话让整个会议室内的气氛为之一肃,就连作为看客的刘禅也面露忧色,毕竟就算不懂军事的人都知道,一旦陷入前后夹击大概率会因为顾此失彼而失败的。
见作战室内的气氛沉重,魏延也知道他们被诸葛亮的话打击得不轻,于是他摇摇头说道:
“孔明先生说得不无道理,想来此战背后的最大推手应该就是魏国了,看来我们以后覆灭魏国还得在它的罪行上多加一条。”
魏延半开玩笑的话让沉重的氛围稍稍缓解,然后他环视一圈后继续说道:
“诸位,你们不必感到气馁,孔明先生也说了这一切都是三年前发生的,而很不巧的是,这三年恰恰是我们自立国以来取得进展最大的三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诸位扪心自问一下,三年前谁能想到我们今天能在长安开会,会为如何安排东吴君臣而烦忧,就连我们和魏国君臣都想不到,更别说万里之外的贵霜帝国了。
而且我可以断言,自三年前一别之后,贵霜帝国大概率就和魏国断了联系,否则当贵霜帝国制定侵略计划后,为何曹叡还会让夏侯荣在去年夏天发起西征,最终吞下全军覆没的苦果。
倘若两国一直有情报往来,魏国去年只需厉兵秣马,在河洛好好防守我军的进攻即可,届时以贵霜帝国为首的联军发起东征,他们只需等我军前往西域作战后集结三十万大军西征,恐怕结局就不是今天这样了。
因此,尽管敌人来势汹汹,大有不拿下西域誓不罢休的模样,但他们还拿着已经过时的情报来制定作战计划,更不会出现魏吴两国牵制我军主力的画面,所以他们从出征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会吞下下失败的苦果。
先贤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敌人如此大意,我等又何必担心呢?。”
魏延条理清晰的话音一落,就让作战室内的众人反应过来,他们好像太过高估敌人而小看自己了,要知道在过去三年他们不但突破了固若金汤的防线,还歼灭了数十万魏吴两国的精锐。
如今面对一个和瞎子没什么区别的贵霜帝国,一个衰弱得不成样子的魏国,一个即将覆灭的吴国,他们又有什么理由惧怕呢。
很显然,在诸葛亮和魏延一唱一和下,已经让季汉的统治阶级对三大帝国的恐惧感全消,坚定了对胜利的信心,那么接下来就该制定详细战略了。
喜欢这个魏延不一样()这个魏延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