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建立完成后,马谡便让军士们在山上收集积雪,堆积在蓄水池内,并收集一些泉水倒入其中,加快雪的融化,如此循环往复,要不了多久所有蓄水池就能被添满。
马谡估算过,蓄水池的水只要稍微节约一点,再加上继续下雪或者下雨,用几个月还是没问题的。
待完成这些布置后,马谡就开始思考,如何向魏延禀报此事,毕竟当初得到的军令,是当道据守斜关阻挡曹军的攻伐,而不是让开斜关,在山脉中牵制曹军,所以,他愁啊。
早死晚死,早晚都要死,马谡索性也不管了,思考片刻后,直接动笔写下开篇第一句话:
[居高临下,方可势如破竹]
……
……
……
在最后,马谡考虑到依靠高山防守,肯定会消耗很多的箭矢,仅凭斜关、鸡鸣要塞的储备情况,是远远不够的。
既然魏延不给人,物资总要给点吧,所以他请求魏延,支援两百张大黄弩、一万支弩箭、一万支箭矢,以及一千支弩枪。
在检查一遍,并没有发现任何疏漏后,马谡遣人将此信送回阳平关,自己则继续布置防御,运输物资到山中存储,估计信抵达阳平关时,正好曹军来袭,所以时间紧迫呐。
……
本来,马谡这般安排是没问题的,虽然不符合魏延“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方针,但也符合魏延提出的,以袭扰曹军后勤为主,将正面交战,变为消耗战的战略方针。
再加上魏延对马谡的纵容,以及张合即将出现在斜关,不过违抗军令而已,魏延肯定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好死不死,马谡求援信的第一句话:
[居高临下,方可势如破竹]
瞧瞧这句话,直接让魏延DNA动了,瞬间联想到街亭之败,同样是防守,同样是张合,同样的关乎战局成败,莫非马谡故态复萌。
至于后面的内容,魏延直接忽略,毕竟信里也说得含糊其辞,而后他将军机大事扔给法正,不顾法正的阻拦,亲领兵马五千,带上马谡所提到的军械物资,快马加鞭的向斜关赶去。
他很想瞧瞧马谡在想什么,莫非张合真就这么神奇,马谡一遇到他,就恢复出厂设置了?。
误会就是如此奇妙,一个人阐述不明,一个人印象固化,只是令魏延想不到的是,他在去往斜关的路会充满曲折。
章节名错了请忽略我马上改
喜欢这个魏延不一样()这个魏延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