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年:“……”
虽然这个铁皮炉子不是特别好用,但是能够让他在野外至少能喝上一口热水。
竺年觉得父子感情受到严重考验,并且立马就想回京县去,无论是躺平还是组织敌后根据地,都比留在他爹身边强。
几名将领赶紧把竺年拖住,拉到地图前:“别理王爷,咱们来研究研究,怎么打过去。”
竺瀚一把勾住他的脖子,往怀里一带,揉了揉脑袋:“好啦,是爹的不是。来看看怎么弄,不行让你二姨夫顶在前面。”
“二姨夫在?”竺年还真没想到让皇帝趟路的招数,眼睛闪闪地看着他爹。果然,玩战术的人心都脏!
“你二姨夫一个人能抵千军万马,好用着呢。”好用为什么不用?要是不好用,还留着这条命干嘛?要知道他这位连襟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以前对竺家的小动作也不少。
像现在,江州各地还是会冒出一些零星反抗力量。这时候就让宋恒去。
宋恒在南军,反南军,那就是当反贼。
除非他们能把宋恒抢回来。
他们能吗?
他们不能。
于是不管怎么憋屈和怄火,江州许多蠢蠢欲动的势力都只能按捺下来。说好听是谋求以后,说不好听的是开局就投了。
作者有话要说:地方豪强
人少
竺瀚所说的让宋恒顶在前面的话,虽说有一定可行性,但也不是那么好用。
否则他们哪里用打仗?
直接抬着宋恒一路进京不就完了?
甚至当初罗英在皇宫把宋恒绑解了,就能直接改朝换代。
别说现在宋淮称帝了,就是他在京城一直扮演孝子贤孙,也不妨碍他把他爹弄死。
宋淮也不知道是识时务,还是被他儿子造反伤到了心,这些日子一直表现得很配合。
竺年对二姨夫也不是真关心,随意问了一句就把重点转移到了地图上。
他对地图熟悉,对禁军的布置也熟悉,但是对领军打仗,就远没有屋里的其他人熟悉了。
能够跟随他们学习,尤其是从头到尾学习一场战争,是一种十分珍贵的经验。
将领们有些是早就认识他,也有头一回见的,早前对这位的印象都停留在是个竺家人上——脑子活络,动手能力强;继承了一些南王妃擅于后勤、盛元长公主长于发觉人才管理政务的优点。
说实话,在竺瀚询问竺年的意见的时候,他们是有些担心这位小王爷会各种纸上谈兵,眼高手低。
但是竺年只是冷静地先交了个底:“我手下只能凑出两百骑兵。步兵有两万,都是新兵,没经过阵仗。工兵有五千,初级医疗兵三百。我可以带队清扫蒲岭北麓各地的小股驻军,进入蒲岭骚扰山中的哨卡,但是效果不会太好。禁军主力还是在蒲州平原,我这点人上去,连骚扰都谈不上。”只能叫塞牙缝。
竺瀚听着笑笑:“没错,没冲昏头脑,就怕你说给你三千骑,就能横扫昌国之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