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令如山倒,讲究的就是一个速度,此时却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姜恪即刻颁旨,允郡王所求。“皇上,长公主来了。”“嗯。”姜恪抬起头的应了声,执了朱笔的手指了下一旁的椅子,道:“先坐。”说罢又低头奋笔疾书。长安是早习以为常了,恭敬的对荣安轻声道:“长公主,您先坐下,稍稍等等。”又命内侍上了她惯饮的茶来。荣安看了眼姜恪,笑了笑道:“公公自去忙就是。”过了约莫两刻光景,姜恪才搁下笔,懒懒的伸了个腰,捧起一旁方续上的茶饮了几口,走到荣安身旁,道:“陪朕到上林苑走走。”荣安是晓得这一趟迟早要来的,便随她身后走了出去。殿门一开,阳光暖暖的带着亮晶晶的光芒如穿越了千百年般直射进来,姜恪停下步子,不由眯起眼,抬起右手挡了一下,在殿中坐得久了,眼睛也不适应起来。荣安不由蹙眉,柔声道:“皇上勤政是好,可也要顾惜着身子。”日前常有人说帝后不睦,她原还不信,而今看来却是真的了。若非如此,皇后是个体贴细致的人,哪能由着她。这短短一句话,长安却是感动的差点落泪,万岁爷折腾坏了身子就是他的罪过,重华宫去请了几次,皇后却总也不来,太后娘娘如今潜心礼佛,连荣禧宫的门都不轻易出一步,他还没这个胆子去搅扰了皇太后清修。这一来,合宫上下竟没一个在皇上跟前说的上话的。可算是长公主来了。长安大大松了口气,殷勤的派人先备下瓜果茶点。眼睛适应了,姜恪回眸看了她一眼,笑着道:“朕有数。”却是不愿再讲了。荣安只得无奈摇首,她不愿上心,任凭是旁人着急上火了也是无用,小二的性子跟君父几乎是一模一样,倔强固执。豫荆城的春秋都短的可怜,干巴巴的几天过后,冬日就肆虐着来了。上林苑初夏秋冬各有景致,一季不输一季。可惜,今儿她们却不是来赏景的。到一处避风的亭子坐下,宫人上了一道道精致的糕点,再奉上两盏茶。荣安端起茶盅抿了一口,是六安茶,她声音娇柔,有着一抹无法言说的温柔:“才到你这,茶却喝了两杯了。”“是朕招待不周。”姜恪告罪似的做了个揖,荣安不由掩嘴笑了出来。皇上与长公主是有贴己话要说的。长安觑着景象,带着一众宫人悄悄退到了一射之地外,远远的候着。两人也是有个把月没见了,日常荣安进宫的次数少,来了也不定能遇上,这次坐下来说说话,亲密却半分没少。两人七七八八的说了许多,远处长安不时的听到一阵笑声,暗道,真是好,长公主若是能常进宫坐坐,皇上心情也肯定要好很多。“这次等李谙回来,朕便将他调到都督府,也省得他老想往外头跑。”姜恪忽然道。荣安微微叹了口气,今次召她入宫的重点终于提到了,她垂首拨弄着那茶盅里的半盏茶,面儿上还浮着嫩尖儿的茶叶,天冷茶凉的快,手中的茶盅早就是陶瓷的凉意,没有半点温暖了。半晌,荣安方道:“郡王喜欢去哪,皇上允了就是,他是人才,怎好藏在太平地徒落尘埃。”李谙的军事才华是无意中激发的,若不是……他也不会离京到那边远的地方去。无心插柳柳成荫。“那你……”“我不会嫁给他。”荣安迅速道。姜恪默然,李谙是个长情的性子,若不是皇姐不允,恐怕她早给这两人赐婚了。话说到此处,就要问个清楚了。“皇姐不是……,如今他未娶,你也……不是正好?”“怎么就会正好呢?”荣安苦涩的笑了笑,侧开头,看着亭外草地上枯黄的土地,“我不想以后,有人提起他,有人提起我,会说,荣安长公主走了两步,嫁给了李谙。他不会在意,可我,不能不替他在意。”话放在心里久了,有了一个机会能说出来,说了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就憋不住了。“很多年了,那么多个白天,我在那高宅深院里,哪儿也不想去,一个人颇觉孤寂,却还是过了,那么多个凉如秋水的夜,我整晚整晚的睡不着,想着他可好,自小锦衣玉食的长大,去了那边荒的地方,可能照顾好自己,衣暖么?饭足么?可会记起我,可会恨我,可会忘了我?没人回答我,我反复的想,却不敢差人去看看。我也想好了,我要为他守节,等到他回来,若是他心不变,我就嫁给他,若是他不一样了,我就青灯古佛的过一辈子。”荣安目光温柔似水,眼角已沁出了泪水,青梅竹马的感情却一朝分离,她嫁了人,他远走他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