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为次被潘幼柏亲手所杀,那么当这个身份再次出现在众人视野时,寻找长生法门的塞恩必然会注意到这个“起死回生”的人。
[记忆操纵如果只是替换和删除部分,有被发现篡改痕迹的可能,全部删除或是搅乱更为保险。]
一开始,晋楚希望对要塞而言,许为次的身份是可以认定的。
然后就是对失忆的自己会做出何种行为的推断。
要是没有记忆,一般人第一反应是寻找真相,譬如“我是谁”,但晋楚的目的不能是这个。
[所以要下的最初的暗示是“我是许为次”和“我不是晋楚”。]
[第二个暗示不会显得欲盖弥彰吗,几乎是在反向提醒了。]
暗示一旦成型,会跟常识或是潜意识一般,刻进脑海里。
没有人会在平常想“我是谁”,但是有人问起时,会自然而然地说出答案。
[也就是说,有人问我“是谁”“叫什么”“你真的是许为次吗”以及“你到底是谁”都是正常的。]
[而正常问题只会引我想起“我是许为次”这个暗示。]
[而跟晋楚相关的问题提起时,问话的人已经有问题了。]
[而“我不是晋楚”这个答案对问话人和我自己来说,都是奇怪的。]
晋楚要的就是奇怪,因为失忆的只是她,一直潜藏在她身边的裴邵是知晓一切的。
有人这么问,说明已经将她和晋楚联系在了一起,到时,有危险裴邵会铲除,有放长线钓大鱼的机会,裴邵也会深入。
而身份有可能暴露后,暗示的奇异点也会让晋楚自己感到奇怪,这时,晋楚也不能继续处于毫无怀疑的状态。
[那其他暗示呢,“找到他找到她”是不是过于笼统了,还有,既然怀疑沈彧,为什么还要特意留下“封驳之”可信的暗示,封驳之可是沈彧最得力的部下之一。]
晋楚事先约定的暗示一共五个:我是许为次、我不是晋楚、相信裴邵、封驳之可信、找到他找到她。
[要的就是笼统,因为详细就有暴露的风险,如果仅仅是第三人称,那么代入谁都是合理的。]
[我只要知道我的目的是找人就行了,而且,不知道找谁,不确定找到的人是否正确,我就会一直找。]
不论是找朋友、找敌人,还是找自己。
[沈彧有嫌疑,封驳之有一定可信度,既然如此,不妨试试沈彧到底是好是坏。]
强取豪夺,是绝对实力给她刻下的潜意识,即使失忆,行为习惯也很难改变。
换言之,晋楚行事一般偏向铤而走险。
有了“封驳之可信”的暗示,晋楚一定会想办法与他接触,不管是何种接触,都会引起沈彧的注意。
[如果沈彧是叛徒,裴邵便顺藤摸瓜,我们借由沈彧查找卧底名单;如果沈彧是好人,那就洗清他的嫌疑,我还有别的办法引出塞恩的人。]
[什么办法?]
[评级游戏“伊甸园”。]
“伊甸园”是塞恩结合科技与异能开发而成的生死游戏,晋楚对其有些了解。
伊甸园会原模原样地将当事人现实的实力照搬到游戏里,但晋楚的情况很特殊。
[被我吞噬后,我能复刻对方除记忆外的全部,当我幻化成别人时,就有两种模式。]
[一个是自己的记忆、实力+他人的身体、实力,另一个则是自己的记忆+他人的身体、实力。]
[总而言之,我可以是任何人,意味着我可以是任何实力水平。]
[你的意思是,伊甸园的等级评判对你来说形同虚设。]
不论是高层渗透还是伊甸园,塞恩目前的一切手段都是为了杀人,而杀人的目的是获得更高品质的火石资源。
而提纯火石、收集火石,抓捕人才,最根本的目的便是保存和提升塞恩的实力,维持本国经济、抵御前线战争。
[所以特殊的人才、特殊的情况,就会引起他们的注意。]
[让他们主动来跟我们接触。]
失去全部记忆是为了不被一锤定音,适当显示特殊是为了引起敌人注意。
[至于为什么要有“相信裴邵”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