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把老头纠结坏了!
给薛虯把完脉,孙老又对宝钗招手:“我再瞧瞧你。”
是的,薛虯让宝钗同来,就是为了请孙老看病的。
宝钗身子还算康健,唯有一处不妥,便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热毒,不犯也就罢了,一旦发作便咳嗽不止,十分磨人。
好在此病并非不能治,孙老治不了薛虯,却能治得了宝钗。又是汤药又是药膳地调养了几年,倒也慢慢好了,这几年已经很少复发。不过以防万一,隔一段时日还是要复查一次。
说到宝钗的病,薛虯便想起原著中的冷香丸。前几年的确有个癞头和尚找到薛家,说有海上仙方可治府上姑娘的病,还给了“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让刻在金锁上叫宝钗随身戴着。
不过彼时宝钗的病已经好多了,薛父根本没把此人的话当真,客客气气将人送出去,转头就将此事抛到了脑后。
孙老给宝钗把完脉,笑呵呵道:“不错不错,调养得很好。”
薛虯和宝钗也跟着笑了出来。
孙老收起脉枕,问道:“听说你们要去京都了?”
“是。”薛虯颔首,“孙伯父也在京都,您可要与我们同行?”
孙老摆摆手:“我受不了船上的颠簸,且也舍不下我的药舍,便不去了。不过可以多配些药给你们带着路上用。”
又看向宝钗:“你伯父在太医院还算有点本事,宝丫头有什么难处便去找他。”
岂止有点本事,孙老的儿子孙书言已经是左院判,太医院的二把手。
宝钗柔声应了。
二人陪孙老说了会儿话,又一起吃了顿饭,这才起身告辞。临走之前薛虯提醒道:“过年了,城中难免乱些,无事您就不要出门了。”
孙老若有所思,点头应了。
*
与此同时,京都荣国府。
王夫人收到了金陵来信,她不认识字,让小丫头念给她听。
听到薛蟠当街将人打成了重伤,王夫人垂下眼睑,掩饰住那一丝不屑。她一向不喜薛蟠,觉得他浪荡无能,远不如她的宝玉乖巧。
只是此事甚大,倒不曾收到薛母求助。
很快她就明白了,原是薛虯回来了,找人医好了那冯公子,与对方和解了。
王夫人愣了一下:“这孩子倒有成算。”
从前王子腾也夸过薛虯,王夫人还不以为意,如今看来的确有独到之处。又不由想起长子贾珠,少不得抹一场泪。
待听到薛夫人拒绝上京,王夫人脸色缓缓沉了下来。
她盛情邀请薛母和宝钗来荣国府小住,自然不仅是为了姐妹之情,主要还是为了宝玉。
两年前小姑子贾敏病逝,她的独女林黛玉被接到荣国府教养,和宝玉一同养在老太太院子里,两个孩子朝夕相处,竟似有了些情分,老太太也有意撮合两个玉儿。
这可戳到了王夫人的废管子,她从前便与贾敏不对付,更不喜贾敏的女儿,更何况林黛玉是个病秧子,性子又矫情做作(王夫人视角,与作者无关),她才不想要个这样的儿媳妇。
王夫人不敢直接跟老太太提,也怕宝玉和林黛玉再这样相处下去不好收场,便想着将宝钗接过来。宝钗容貌品格不比黛玉差,宝玉见了必定喜欢,能分散些他放在黛玉身上的心思。
自然,王夫人也没想着叫宝玉娶宝钗,宝玉是公府嫡孙,长得好又聪明,还是衔玉而生的天命之人,即便不能尚公主,娶个郡主县主总使得,宝钗不过商户之女,哪里配得上宝玉?
等到宝玉娶了好媳妇,她做主给宝钗找个寒门进士,也算不辜负她了。
可惜了,她们不肯来。
那也罢了,未必非宝钗不可,听说老太太遣人去接史湘云去了,那也是个疯丫头,王夫人一点也不喜欢,不过宝玉喜欢和她说话,偶尔还能和林黛玉呛呛两句,也还算不错。
王夫人心里想着,拿着信纸往贾母所在的荣庆堂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