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公冷哼一声道:
“殿下,这也是老夫始终反对,缩小灵米种植面积的原因。”
“只要等灵米种满整个天下,人族的运势会得到极大的提升,高手层出不穷,不惧怕魔族的成长。”
“依老夫之见,北伐可以进行,但规模要有限制。”
“四路大军齐出,太过危险了。”
“我朝的防线依然很坚固,魔族要成长到什么程度,才敢打破这些防线?”
“这样豪赌,才是危险的。”
方相先是反驳两句道:
“国公大人,灵米之事谬矣,灵米种得越多,内乱越多。”
“纵使天武军,各方民兵镇压得力,我朝内乱的概率也会越来越大,导致邪神王庭有了可乘之机。”
“此为抱薪救火。”
“唯有先稳定内部,才可持续对外北伐。”
“同样的殿下,内部不稳,执意北伐,届时内乱丛生,该当如何?”
方相再次表达对灵米限制的要求,同时支持镇国公反对北伐规模过大。
太子则是强调:
“若不以大军围攻,邪神王庭退走,我军亦无可奈何。”
“不出四路大军,不奋力一搏,终究竹篮打水。”
三方各执一词,自然争执不下。
以往很容易听话的太子,在这时刻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固执。
方相不得不进行新的挑刺,沉声问道:
“若太子殿下出征,这天京内部又该如何处置?”
太子殿下随口答道:
“琼华文武双全,可担任监国一职。”
“再由方相执政后方,孤无忧矣。”
太子殿下能信任的人不多,玉笙郡王算一个,琼华公主也算一个。
他们结拜的十兄弟,大多都可以信任。
只是他们不想错过这场盛宴。
众人争论不休之际,镇国公再次将目光看向楚无疆,沉声问道:
“冠军侯,何故沉默?”
众人都将目光放到楚无疆的身上,楚无疆则刚刚拷问完卓拉,他不由得深吸一口气道:
“太子殿下言之有理,镇国公,方相老成谋国。”
“下官只是抓获了邪神王庭的一名高手,拷问到了一些情报。”
卓拉的情报可以分成三点。
第一,白戈确实有希望成为天命之子,这支持了太子北伐的想法。
第二,伯颜国师有搬运魔脉的能力,这支持了方相和镇国公减少北伐规模的观点。
第三,接下去王庭会持续获得魔雨,他们会迅变强,但是这些魔雨对人族有害,因此双方各有道理。
双方互相获得一个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