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沈淮之,沈家一行人都被夸得天花乱坠的,这个说沈正初和宋寻春有远见,当年咬紧牙关也要送沈淮之去读书,那个夸林樾有眼光,有福气,刚嫁过来几个月夫君就考中了,还有打趣沈凌之以后是不是也要嫁一个读书人的。
当然,也有那等另辟蹊径的,不夸沈家人,而是说沈老爹,因为沈老爹和沈奶奶今天也来了,不仅他们,连沈大伯一家都来了,毕竟在他们眼里,这也是他们的荣誉呢。
“要我说沈老伯真是没眼光,把宝当草,沈大哥明显就不如沈二哥,小一辈就更别说了,淮之没中童生之前那也是干活利索勤快的大小伙子,不像他堂哥,说要读书就没下过地。”
“哎呦,你快声音小点儿,他们就在前头呢,不过你说的也对,谁知道他们怎么想的。”
沈老爹和沈大伯现在注意力全在前面的沈淮之身上,沈老爹还好,常年皱着的眉头这会儿也没松半分,沈大伯倒是笑得牙不见眼的,活像考中秀才的是他儿子。
沈奶奶看着他们的嘴脸只觉厌烦,这家父子俩真是一模一样,当时小二怎么分家出去的,合着他们做爹做哥哥的都忘记了,这会儿想沾光,也不看小二一家会不会答应,还以为是当年任他们拿捏的时候吗?
但她半句话也没提,只当今日是来看大孙子的,她半只脚进棺材的人了,说了一辈子也没人听,现在自然也不会提,或许这世上就是有那等没缘分的兄弟,她这个做娘的管不了他们,也不会再管了。
沈淮之也瞧见他们了,和林樾一起过去喊了一声沈奶奶,沈淮之就径直进了祠堂,林樾也扶着沈奶奶跟了上去。
如果说之前,林樾还担心亲近沈奶奶会给她带来麻烦,现在却完全不担心了,沈淮之这个秀才功名,在外面可能没什么用,但是在临水村,在姓沈的这一大家子里还是很有用的,就算沈老爹想做什么,其他人也会拦着他的。
“奶奶,您走慢些,我扶着你。”
沈家人一进去,外头站着的村人也跟着进去了,沈广初已经换了一身衣裳,面容严肃,将手里的香点燃后递给了沈淮之。
“淮之,过来给祖先上柱香,也告诉他们,咱们临水村,咱们沈家出秀才了。”
沈淮之恭敬地三跪九叩,才将线香插到香炉里,“感恩祖先之德,今仲秋之际,后裔沈淮之,承先人之志,传扬家风,读书十余载得中秀才功名,特沐浴斋戒,三跪九叩,祭祀先祖,三牲齐备,五谷俱全,敬祝祖先在天之灵,永享安宁。”
至此,今日的祭祖就算完成了,随着人群的离开,祠堂重新恢复了安宁。
沈广初一路把沈家人送到了家里,才告辞离开,“时候不早,我就不多留了,等忙完这一阵记得来家里坐坐。”
沈淮之拱手道:“今日之事,劳烦广叔了。”
沈广初哈哈笑了两声,才开口道:“这样的忙,我真是恨不得多来几回啊。”
两人寒暄了几句,沈淮之才提起了另一件事,“广叔,还有一事想拜托您帮忙。”
“哦?什么事,你直说就是。”
“从县城回来那日得知秀才能免五十亩田地的税,因知县大人赏了几两银子,所以想托您问问村里可有人要卖田地的,上等田最好,别的也成,另外,若是有荒地也想购置几亩。”沈淮之说。
沈广初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原来是这个,他笑道:“这事儿你不说我也是要问的,放心吧,我给你们留意着,只是现在田里的稻子还没收,近半个月估计没有卖的,等月底交秋税前后应该会有。”
“至于荒地要简单些,等去县城交税的时候你也跟上,到时候寻县衙里管土地的官员写个地契,再把银钱交了,这地契就归属你个人了,咱们村后山那片有不少荒地,到时候给你挑两块方便开荒的。”
解决了买地这个头等大事,沈家人都很高兴,一想到家里即将会多几亩田地,宋寻春都坐不住了,当年分家他们就几亩薄田,后面陆续买了几亩,也不过八亩田,八亩地,就靠着这十六亩田地养活了一家四口,那个时候一年到头吃饱饭的日子都是屈指可数的,现在总算好了。
“我和你爹手里满打满算还有六两银子,到时候一起添进去,咱们能多买就多买些。”
这最后剩的这一点儿几乎就是他们俩的棺材本了,但宋寻春半点儿也没犹豫,她和沈正初身体说不上多好,但也不会这两年就怎么样,有田地就有收入,早晚还能再赚回来。
沈淮之犹豫了一瞬,开口道:“娘,我和小樾手里还有十五两银子,若是价钱合适,上等田地都够买十亩了,若是买荒地还能买更多,村里估计没那么多田地要卖,你们的先收着,若是有再拿出来。”
林樾也开口道:“娘,之前摆摊的我手里也还剩四两银子左右,到时候不够就把这四两添上,娘,你们手里的就先别动了,这段时间已经花了不少了。”
见林樾和沈淮之都是这个意思,宋寻春也没再坚持,总归这个家是要交给他们小年轻的,“那成,听你们的,到时候要是不够再添上。”
沈凌之也扬声道:“娘,哥哥,我也攒了二两银子,要是不够把我的也拿去吧。”
宋寻春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你的自己收着,没两年你也得考虑亲事了,到时候手里有银子才有底气。”
她和沈正初之前也考虑过给沈凌之买两亩地做嫁妆,但是不行,村里的土地一般买卖都在村里,卖给村人可以,卖给要外嫁的不行,除非是招婿的哥儿或者姑娘才能买,所以只能攒些银钱,到时候嫁出去,不管在哪个村都能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