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雅现在可是庙里的名人,听李永国说是来找周雅的,便指着小破院的方向说道:“从这往里走,有个小院,你到小院问问就知道了,不知道周雅姑娘在不在。”
玄老头正准备搬新居,听说李永国是来应聘画画的,瞥了眼李永国道:“周雅小丫头现在不在这里,你是来应聘画师的,跟我走吧。”
李永国见玄老头在庙里地位尊崇,一颗悬着心总算落了下来。这位道长一看便是得道高人,应该不会骗他了。
出了庙不多远就拐进了一条胡同,一直走到靠近什刹海的地方,李永国跟着玄老头进了一座院子。
和外面杂乱的胡同不同,院子里面整洁又安静,没有李永国想的一进院子就是好几户人家的大杂院模样。
到底是北京的高人,住的地方就是宽敞,地段还好。李永国心里感叹着,就听见玄老头道:“这里不错吧,就是周雅那小丫头孝敬我的。”
虽说院子是杨东旭买的,但房子名字写的周雅的,而且买房的钱也有一部分是周雅赚的。
况且在玄老头看来,周雅迟早是杨东旭的媳妇,所以说是周雅孝敬他的也没错。
这么大院子是他未来老板买给这老道士住的?
真的假的?
事实摆在眼前,李永国对未来老板的经济实力有了一定的认识。
或许新老板真的能付他一月八十的工资呢。
周雅和杨东旭听到前院有声音,知道是玄老头搬东西过来了,便迎了出来,看到李永国站在老爷子身边,不知道什么情况。
玄老头指了指李永国道:“这人叫李永国,是来应聘画师的。”
李永国看到周雅那么年轻,一下子愣住了。
玄老头一大把年纪了,李永国以为玄老头说的“小丫头”怎么也要三十岁左右了吧,没想到竟然真是个小丫头。
周雅道:“李永国同志,我们到后院去谈吧。”
李永国跟着周雅和杨东旭进了后院,才知道这是一座两进的院子。
院子里栽着一棵高大的合欢树,旁边还有一片草地,入眼一片翠绿,顿时让人有种心旷神怡之感。
杨东旭的面试很简单,就是让李永国画动漫形象,就画周雅。
李永国画功自然很好,但他没见过日本漫画,他所见的,要么就是水墨画,要么就是油画,都是正式的画作,其他的,就是小人书上的白描画。
李永国画了幅素描,不多长时间,一幅画就成了。
不得不说,专业美院出来的,画功比杨东旭好多了。
杨东旭看了李永国的画作,对李永国的画功还是很肯定的。
对画风就不怎么满意了。
杨东旭将他准备好的画作给李永国看,问李永画能不能画这种画风的画。
李永国看着杨东旭提供的画作,感觉受到了某种污辱。
他是搞艺术的,这也算是画画?
李永国对周雅道:“周雅同志,难道招聘画师,就是为了画这种画?”
周雅道:“李同志,我知道对你来说,画画是一种艺术。但在我这里,画画是一种工作。我们画的商品。是商品就要卖给客户。现在我弟弟就代表我们未来的客户,他要看的就是这种画。李同志,你要是觉得你不能画这种画,我们就没必要谈下去了。很高兴您能来北京,您的来回车票,我们会报销的。”
经常听杨东旭和父亲谈论商业,加上她自己就在卖包子,周雅对商品经济也有了很深的了解。
对她来说,杨东旭的漫画就是一种商品,而且还是一种比较高价的商品,报聘的画师就是工人,好比帮她蒸馒头的道士一样。
画画是门艺术不假,但首先它是一种商品才对,要不然画师吃什么,喝什么?
八十块钱一个月呢,有这工资的工作眼下可不好找。
李永国一咬牙道:“这工作我能干。”
当即,李永国照着杨东旭的画风,又画了一幅周雅的肖像。
杨东旭看了李永国的画,大为满意,当下说道:“李永国先生,欢迎你加入清杨画室。”
李永国看着周雅,周雅道:“我弟弟说的话就是我说的话。”
杨东旭又道:“李先生以前是在上海美术制片厂上班,也算是电影圈里的人了,在圈里应该有一些朋友吧?”
李永国愣了下说道:“是认识一些,不过都是些干活的,领导看不上我,要不然我也不会到北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