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太关注这个行业。东旭君,难道你想和可口可乐竞争?”
三井雅子有些不解的看着杨东旭,在她看来,杨东旭虽然年幼,但却有着超乎常人的商业头脑。
可口可乐工厂已经在北京投产,他再投资碳酸饮料,有前景吗?
日本以前也有波子汽水,现在都很少了。
“雅子阿姨,可口可乐现在进入中国的只是可乐品牌,我想生产柠檬味和桔子味的汽水。”
“柠檬味和桔子味的汽水?东旭君,你这是又要先占坑吗?”
三井雅子想到了ELLE的事情,以为杨东旭又想先注册可口可乐公司的其他品牌了。
杨东旭知道三井雅子想歪了,连忙说道:“雅子阿姨,这回不是占坑。可口可乐是生产饮料的,我怎么可能再去注册和可口可乐公司一样商标的品牌呢。这回我是想实干的。趁着可口可乐公司的其他品牌还没有进入中国,而中国的饮料市场还没有到爆发期,所以想先布局,为未来的市场抢得一丝先机。”
“东旭君,雅子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起,请东旭君带雅子一起吧。”
杨东旭有些不解地看着三井雅子道:“为什么?雅子阿姨要是想办一家饮料企业,完全可以自己投资,我想凭雅子阿姨的财力和关系,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在中国,都可以投资一家饮料公司的。”
三井雅子很真诚地说道:“因为雅子相信东旭君,东旭君敢和可口可乐打雷台,肯定有十足的把握,雅子没有。所以请东旭君带上雅子。”
“雅子阿姨,年后我准备去一趟上海,到时候我再联系雅子阿姨吧。”
“东旭君,我想问一问,为什么你要把饮料公司建在上海,而不是北京或者你的家乡?”
“上海是中国新时代的标杆,上海人比北京人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所以我才想把新公司办在上海的,至于我的家乡,雅子也去过,实在是底子太差了。厂子办在那里,运输不方便,当地的消费能力更是严重不足。”
“东旭君,野菜加工厂那边你有什么想法,新工厂投产,我准备再多上两条生产线,把产能扩大两倍。东旭君觉得怎么样?”
“野菜生意近两年肯定有得赚。毕竟中日两国的物价水平差别太大了。过几年利润就会下来了,到时候我准备把股分撒了。”
“怎么,东旭君觉得过几年野菜生意就不行了?”
“那倒不是,雅子阿姨,野菜生意并没什么技术含量,我们现在利润丰厚,是因为占据了信息优势。不出两年,做野菜生意的公司肯定会多起来,利润还是会有,但肯定不会像我们现在这样投资下去,一年就能连本带利赚回来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要办其他公司,这边就只能放弃了。雅子阿姨要是继续想干,完全可以干下去。你有三井家族做靠山,不用担心人力的事情,我不行啊。”
说了饮料公司和野菜生意的事情,三井雅子又问杨东旭漫画的事情,《龙珠》在日本大卖,杨东旭的收入也颇为丰厚,三井雅子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杨东旭不把这笔钱转回国内,而是留在日本的账户里。
“雅子阿姨,我想在日本设立一家公司,我在日本发行漫画所得收入就由这家公司打理,相关事情,年后我会去一趟日本,把事情办妥当。雅子阿姨,有什么要注意的,请雅子阿姨告诉我。”
三井雅子道:“在日本办公司是没有年龄限制的,但未成年人要有监护人陪同才行。如果东旭君想到日本去办公司,请带上你的父亲或者母亲一起。相关事情我会帮东旭君办理的。”
“那就多谢雅子阿姨了。”杨东旭学着日本人对三井雅子鞠了个躬。三井雅子笑道:“看来东旭君对日本还是真的了解啊。”
********************
年初交钱入股的时候,大家都持观望态度,六七十户的杨家村,只有十八户人家入了股,其中只有两家出了两百块入了两股,其他人家都只出了一百块。
到了年底分红,村民都惊呆了。
大杨贸易一年赚了多少钱,村民们自然不知道,但是分红是知道的。
因为村里有百分之十的股分,拿到了六千块钱。
这些钱村民都有份,全村三百号人,平均每人能分二十块钱。
一般人家都能拿到近一百块钱。
那些有百分之一股分的,就有六百块钱的分红,杨家有四万多块钱的收入。
不患寡而患不均,没什么文化的村民们有意见了。
别说其他村民,就是杨家本姓的,没入股的也大有人在,纷纷要求入股。
这么一来,已经入股的人就不同意了。
当初入股可没什么限制,谁要入股都可以,是你们不要不入股的,现在看到公司赚钱了就想入股,那怎么行。
村民们都入股了,原来入股的人股分肯定要稀释,尝到了甜头的先入股者肯定不愿意自己的股分被稀释。
红眼病什么时候什么人群都会有。
杨东旭接到家里的消息一点也不觉得意外。
放寒假后,杨东旭便在武爱兵的陪同下回了老家。
看着村里矛盾加剧,杨如西问儿子怎么办,现在整个村子都知道杨家赚了“大钱”,都眼睁睁看着杨家呢。
大家都知道,大杨公司其实是杨家说了算的,毕竟杨家占了七成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