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煦勾唇一笑,“怎么,老师不信孤?”
老太师:“当年若不是殿下从中斡旋,老臣活不到今日。”
成煦道:“老师尽管教,能学得几分就看成衍的造化。”
老太师点点头,殿下如此说,他心里就有数了。
朝堂上的事与他已无干系,一把年纪当个教书先生,正正好。
这也是成煦选他当陛下老师的原因。
没有立场,就是最好的立场。
老太师又言道:林党乱政十年有余,其党羽亦非一日可逐尽,其中或忠或奸,还望殿下多加甄别,切不可一刀切。
成煦笑了笑:“除恶务尽,有些狡猾逆臣纵然想隐藏、伪装,孤也有法子引蛇出洞。”
“如今年关已过,是时候腾出手来收拾这些人了。”
老太师道:“殿下心里有章程,老臣就放心了。”
成衍从寿康宫迁到平章台,阵仗恢弘,朝臣们那颗不上不下的心,渐渐安放下来。
不久便有些言论说,成王殿下仁慈,厚葬太后娘娘,厚待林熙,是个明事理、敬宗祠、守正道的君子。
但也有些刺耳的声音反对,说成王这是施小恩,博大名。
这些言论是谁开的头,谁附议,谁在家偷偷说过,锦衣卫一一记录在案。
每日清晨,在成煦上朝前,上报到案前。
成煦有时看,有时不看,什么人什么心思他心里大概都有数。
今日朝上,他以陛下的名义下了一道令,增开一届恩科,广纳天下英才;减一成赋税,体恤民生多艰。
朝堂臣工纷纷跪拜陛下与殿下的恩德。
与此同时,因先太子案被贬牵连到的官员,纷纷被正名,重新启用。
而在后宫中,曾经被废的皇后,也就是先太子生母,成煦的生身母亲,
重新被尊封为太后。
元嘉四年的朝局看起来风平浪静,底下却暗流涌动、危机重重。
-------------------------------------
林熙不是个爱上学的人,小时候在山水庵,每天的早课都是打瞌睡,晚课也时常不在。
师父说她是屁股上长钉子,这辈子是没有气候了。
当时年纪小,浑然不在意师父说什么。
一心只惦记着下了早课,去找庵边的徐家哥哥玩。
徐家哥哥脸长得好看,声音好听,烤的烫手的地瓜也是香甜好吃。
每每她被罚,不能吃晚饭,就可怜兮兮地跑去徐家。
坐在哥哥那张简陋的书案边,一盏豆大的灯映着一高一矮的身影。
一个专心致志读圣贤书,一个津津有味吃烤地瓜。
临被抓走的前一天,是个下雨天。
吃完香香的烧鸡后,她抱着一捧莲蓬坐在惯常书案边的小凳上。
之前那张小凳有只脚矮了点,林熙随手拿了徐家哥哥的书去垫脚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