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手里的通告都推了,过几天跟我一起去美国吧!”
李纹大喜:“好啊,我明天就去处理。”
……
几天之后,杨叶带着李纹,先去了一趟东京,举行了一场《黑客帝国》的路演,然后就直飞洛杉矶。
在北美,《黑客帝国》正在热映之中,它在票房上力压金·凯瑞的《阿呆和阿瓜》,成为圣诞档冠军。
杨叶一到美国,就上电视台为《黑客帝国》做宣传。
由于《黑客帝国》已经不再是一部纯粹的功夫片,而是糅杂了世界各地的哲学思想。
杨叶博采众长,十分巧妙地把各种元素量身定制到具体场景中,又能用人物串起前后呼应的不同哲学观点,十分高明。
所以这电影一上映,就引起了世界各地的影迷的各种解读。
更多最新热门小说在6。9*書吧看!
杨叶到美国后,电视台甚至邀请了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来和杨叶对谈。
《黑客帝国》中有很多致敬鲍德里亚的地方,比如电影开头,neo拿出一本绿皮书外表的的盒子藏软件,那本书就是鲍德里亚的著作《拟象理论》。
所谓“拟象理论”,鲍德里亚认为,在2o世纪末的消费主义社会,大众传媒和互联网制造的模拟现实的图像早已取代了现实。
人类虽然自认为活在现实中,实际上精神世界已活在拟像中。
当虚幻稀释了真实的重量,现实便反倒成了荒漠。
这种情况就跟电影中的一幕莫名相似,电影中的人类都活在孤立的机器试管中,靠“矩阵”模拟的现实度日。
电影中的这一幕,就如同对整个人类社会的隐喻。
鲍德里亚对2o世纪的消费主义社会说了一句名言:e1cometothedesertoftherea1。
在杨叶的《黑客帝国》中,也借狄龙之口,对neo说了同样的话:欢迎来到真实的荒漠!
不过这次的对谈并不愉快,鲍德里亚认为杨叶误解了他的理论。
因为在电影中,虚假的“矩阵”和真实的“瀛洲”形成了二元对立。
矩阵的作用是奴役全人类,而瀛洲存在的使命是解救全人类。
鲍德里亚认为真实与虚拟的界限早已模糊,这种二元对立不存在。
杨叶要么是不懂才误解,要么就是故意曲解,因为拍电影要两股势力互相对抗对看好。
对此杨叶没多说什么,他只是说“矩阵”和“瀛洲”的关系在续集中会有更多说明和展示。
一个作品问世之后,就不再完全属于创作者了,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求随意解读。
作者是不能轻易给自己作品下定义的,因为这可能会得出标准答案,而减少作品的讨论空间,极大地损害作品的价值和生命力。
在跑路演的间隙,杨叶和新成立的梦工厂电影公司举行了签约仪式。
白杨影业以3ooo万美元入股梦工厂,取得12%的股份,并获得梦工厂在亚洲除中国大6市场之外的代理权。
斯皮尔伯格倒不是不想把中国大6的代理权也交给杨叶,而是杨叶做不到。
因为在内地,只有中影才有进口电影的行权。
除此之外,汤姆·克鲁斯和宝拉·瓦格纳已经正式脱离caa经纪公司,成立了一家c制作公司,准备单干。
杨叶入股了这家公司,并准备亲手为汤姆·克鲁斯打造c制作公司的创业作,那就是《碟中谍》了。
《碟中谍》原本是七十年代美国cBs电视台的一部同名电视剧,杨叶让联美影业买下了版权,然后请了编剧将其打造成电影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