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湘几乎是最早时期响应号召下乡支援农村建设的知青。
1955年,上头第一次号召知青下乡;1956年,又在文件中第一次正式提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概念。[1]
55年和56年下乡的知青有好几批。有一批知青去了北大荒,听闻干得轰轰烈烈,甚至登上了人民日报备受表彰。至于其他不起眼的下乡队伍,似乎就没有多少人关注了。
很不巧,姜湘就在那一批没有多少人关注的知青小队里面。
她是1956年的初春下乡,现在是1957年的深冬季节,将近两年,姜湘已经忘记最初的雄心壮志了。
事实上姜湘实在是冤,当初下乡插队原本就没有她的事儿,她又不傻,城里的条件比农村好多了,那时她才十七岁,刚刚高中毕业。
高中毕业就能参加招工考试。虽然姜湘成分不太好,民族资本家出身,但是凭她的考试能力,未必不能考进一个小工厂端上铁饭碗。
怪只怪她脑子进水,不就是摸一下手摸一下腰被耍流氓嘛,忍一忍不就行了。
偏偏没忍住,姜湘一巴掌下去,得罪了机械大院厂长家的独苗苗宋有金,她成分差,又招了宋有金的惦记,只怕逃不过那畜生的魔爪。
那时姜湘别无选择,拎着包袱就跑,心想,打不过她还躲不过吗?不就是去下乡支援农村建设吗?
大不了她去农村教书,当老师也是一条出路。
姜湘计划的挺好,奈何现实给了她一个响亮的耳光。
什么教书当老师啊,不让你挑粪桶去庄稼地里堆肥就不错了。
来了红河湾她才知道这世上竟然有如此之穷的旮旯地儿——红河湾生产大队。
有多贫穷呢,家家户户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一年,兜里能剩两块钱就是老天爷赏饭吃了!
村里的小孩读书,都是翻山越岭走十几里路去公社上学。
姜湘不是没想过建议村里办小学,可是办小学也没那么容易,前两年红河湾大队斥巨资买了一辆拖拉机欠了一屁股债,到现在都没还清公社的那笔钱呢。
姜湘真的没辙了。
她们这一批下乡知青都是城里出来的,压根吃不了这儿的苦,这两年插队的知青走的走,散的散,本来人就不多,有门路的都找关系回城了。
只有她一个拖拖拉拉愣是撑着没走。
姜湘是知青,借住在大队支书家隔壁。
虽然红河湾大队条件艰苦,但民风淳朴,大家都是老老实实种地的庄稼人,也不会因为姜湘成分差就看不起她。
大队支书更是刀子嘴豆腐心,面上对她骂骂咧咧嫌这嫌那,实际上还挺照顾她的,否则姜湘哪能在红河湾大队安安稳稳呆两年?
不过眼下她也必须给自己找新的出路了。
红河湾大队的知青只剩她一个,她若想回城,只有找大队支书帮忙批手续才行。
可是,找什么理由才能光明正大回城呢?
姜湘一边发愁一边打石头,她力气小,又是第一次来采石场,根本没经验。
看见其他人干的热火朝天,不由心急,越着急越容易出事,她一锤子使劲下去,飞溅的石头直冲冲砸到她头上,砸得当场见血。
她只觉脑袋又热又麻,有温热的血顺着额头,眼睛,然后是脸颊流下来,姜湘晕晕乎乎地抹了把脸,沾了满手血迹。
旁边的壮小伙吓了一跳,连忙扔了工具扶姜湘起来,“姜知青,你没事吧?”
“啊?没、没事。”怎么能没事呢?好疼啊,她从来没有这么疼。
姜湘疼得唇色都白了,但还是拒绝他们帮忙,自己强撑着站起来去了溪边。
冬天滴水成冰,山上的小溪不出意外也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姜湘找到近处一个不知被谁砸出来的冰洞,双手合掌,捧着溪水洗掉血迹,洗完了伤口,她的手和脸颊也被冻得几乎麻木了。
乡下的人对伤势处理都挺随意,随便捏一把干净的草木灰糊住伤口,就好了。
要不说有时候人的命挺贱的,随便糊弄糊弄就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