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狗小说网

乐狗小说网>从农家弟子开始 > 第22章 张家的徭役(第1页)

第22章 张家的徭役(第1页)

过了年初六之后,张伟基本上没有出门,开始试图在家里温书。但由于家里的厢房阴暗,房间外面又过冷,能正常看书读书的时间本来就不多。再加上家里或邻居时不时因各种农事或其他琐事的造成的干扰,所以在家读书的效率委实不高。不过私塾要过了年十五再开门,所以没办法只能先这样了。好不容易过了元宵节,张伟正准备去私塾,村长来村里贴了公示。告示公告了大顺四年的赋税和徭役情况。往年张伯山都是听里长或者村长说告示里是什么内容,今年趁着自己儿子在家,赶紧拉上张伟一起去看告示,并让张伟把告示念给自己听。按大夏的律法,张家这样的农户,所要上交的赋税分为田税和杂税。田税又分春秋两税,十五税一,可以折银上交,这个没有什么变化。只要老天爷不要太过分,这个正税对自己种自己田的农民来说也不是太大的负担。杂税对张伟家来说主要就是那二十颗橘树所结的橘子,反正镇上的税司定是的每年五百文,也是可以接受的范围。对张家来说每年负担的重点就是徭役。徭役的重点是里甲役和均役,里甲役就像是在当地镇村的劳役,要出一个月义务劳动几天,要么折银,官府去请人专门来做。每年的里甲役要出劳力一个月或者折白银一两左右。均役是全县范围的集体劳役,一般时间都是非农忙的一个月左右。均役每次任务都不同,如果要折银也是不同的价格,像最普通的修直道一个月,或给驿站喂马一个月,可能只要两到三两银子,如果重体力的开山路或出夜活的巡夜就需要五到六两。至于需要跨县的长途劳役比如运送军粮,本朝太祖认为太过残民,已经改用其他专业方法解决。今年的均役是去县最西边的水东镇修理大坝,昭陵水库的大坝正好有一段在武隆县的水东镇境内。所以武隆县每隔几年就要出人出工维修维护大坝,昭陵水库已经修好快五十年,三十年前出现过一次中等规模的决堤。上次修大坝时就有人发现大坝底部损坏的地方有很多,这两年也一直有小范围的决堤,现在坊间传说这水库随时可能出事故。均役三年一轮,今年轮到伟家了,张伯山听到今年轮到自家服修大坝的徭役,脸色一下子就白了起来,周围有听到的人家直接就大哭起来。这么危险的劳役如果亲自去修,劳累不说,万一有危险怎么办?如果折银,这危险种活愿意干的人太少,价格肯定会奇高,官府的经办人员说不定也会趁机捞一把把折银的价格再次抬高。也难怪张伯山等轮到的人家这么着急,好好的一个温饱之家,很有可能就这样让一次徭役就毁掉了。张伯山一回到家就低声叹气起来,等李春花回来,张伯山就把消息告诉李春花。李春花一听也急了:“当家的,这可怎么办啊,别人都说这大坝可能要塌呀。”张伯山:“唉,看看吧,能不能花钱找人吧。”张伟这时候也回到家里来了,张伟听到父母的话,想了一下然后对张伯山说“爹,咱一定要花钱去抵工,多花一点也无所谓。”李春花:“就是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咱家攒的那点家底都是准备给你读书的,这要是花多了,你读书怎么办?”张伯山挺了挺胸到:“别说花钱了,大坝咱又不是没修过,外面都说大坝要塌我就不信,真是要塌了官府会不管?“张伟:“爹,咱安全起见还是别去了,花钱抵工吧,银子我有办法。”张伯山:“你能有什么办法,你不用管了,你只管安心读书就行了,爹还年轻还干的动。”张伟转身去房间把自己年前挣的三十两银子拿了出来说:“再怎么贵,三十两应该够了吧。”要知道张伟家这样的富农一年累死累活辛苦下来,最多也只能挣下十五两银子左右,危险怎么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农村,三十两足够买条命了。张伯山看到张伟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银子,吓的连忙让李春花关好门,然后再问:“你哪来那么多银子,你没干什么坏事吧。”李春花也一脸紧张的看着张伟。张伟回答:“爹娘,这是我干活挣来的钱,我在私塾上学之余写了几个话本,就是唱大戏用的剧本。“"上次我不是跟爹还有二叔三叔一起去县城么,我在县城里找书局把剧本卖了,掌柜的看我的剧本写的好一共给我三十两。爹,你还记得吧,上次在县城等马车那里,我还差点迟到了那次。”说完张伟还把跟金陵书局签的合同拿了出来。看到有合同张父张母总算放心一点了。张伯山:“上次也没见你拿银子啊。”张伟:“人那么多,我放包袱里没有拿出来,爹,娘你们放心,你银子来的干净的很,你们看儿子这身板也干不了坏事啊”张伯山说:“伟崽,你是真长大了,懂事了。""不过这银子还有你自己收起来吧,等我问清里长这个均役到底怎么回事,要花钱的话到底要花多少再说。“银子你一定要想办法收好。”张伟说道:“这样,我拿十银随身收着,另外二十两放家里给娘收起来。”说完张伟跟母亲李春花一起去主房把银子藏好。张伯山这时才把因为徭役告示提起来的心慢慢放下去。过了一会张伯山找到张伟问道:“伟崽,你是明天去学堂吧,东西都准备好了吧,这次多带点银子,平时吃好一点,你要是能考个秀才公,免了家里的税和劳役,比怎么省钱都好。”科举的好,在这个时代只要稍微有见识的人都能体会到。张伟来到大夏之后,生活虽然不是很富足,但也一直是小富即安的状况,因此危机感并不是很强烈。想要读书考科举的动力一半是想出人头地,一半是原主被爷爷灌输的强烈愿望。这下通过一场徭役,见识到古代社会本质上也是个强肉弱食的社会,没有功名护身,看似温馨的生活一下子就可能掉入万丈深渊。这还说什么呢,加油科考吧,少年!:()从农家子到宰执天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