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甜本以为自己还要费一番功夫才能说服全家,结果没想到,她姥居然比她还要积极。
当天晚上,就把家里暂时用不着的锅碗瓢盆找了出来。
一家人合计了一下,还得再买四个煤球炉子,四个装饭菜的铁皮桶,油盐酱醋之类的也要买一些。
“粮食和劈柴不用买,先从家里拿,煤球先买个一二百斤放着,剩下的,缺什么再去买,那边买东西,比咱们村里还方便呢。”胡姥姥一一吩咐道。
胡琼芳摇了摇头,说粮食和劈柴家里还有,反正也不打算在村里住了,等工地上工棚搭起来了,到时候借一辆拖拉机,把家里的东西全部搬过去。
胡姥姥听了也没反对,闺女虽然偶尔犯糊涂,过日子倒真是一把好手。
说完了摆摊卖盒饭的事情,胡姥爷有心,把姜甜叫到一边,问她今天跟何老爷子去县城办户口的事情。
别看这个年代户籍管理没有后世严格,但也不是谁想办就能办得下来的,早几年他们出远门还得找村里开介绍信呢,没点硬关系,不多跑几趟,送点东西,这户口能办得下来?
听到姜甜说,何老爷子找的居然是县公安局的林局长,胡姥爷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重重叹息一声,感慨道:“你何爷爷夫妻俩,都是厚道人啊!”
如果不是厚道人,有心报复,就凭何向军生前攒下来的这份人脉,那个直接害死了何向军的跳河妇女,还有他们一家,能好端端的在村里过下去?
不过,有这层关系在,以后闺女和外孙女在省道旁边做买卖,倒是安生了许多。
想到这里,胡姥爷心里对于姜甜过继给何家的最后一丝不甘,也彻底消失了。
转念一想,他有什么不甘的呢?
甭管姜甜跟谁姓,那都是他亲外孙女呀。
反正如果一定要挑一个亲家的话,他是宁可跟何家当亲戚,也不想跟姜家那帮人当亲戚的。
第二天早上,大舅和二舅借了一辆拖拉机,去省道附近的砖厂买红砖去了。
胡琼芳骑着家里的自行车,前面坐着姜诚,后面坐着姜甜,先到乡小学把儿子放下来,再带着闺女去买摆摊用的东西。
现在农村买东西,大多数时候还是去供销社,胡琼芳进去问了问,又空着手出来了。
母女俩都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这年头供销社价格都差不多,乡供销社虽然也有铁皮桶和铝锅,但因为买的人少,那锅上头都落了一层灰,现在买了,回头还得拉到新房子那边去。
还不如直接去省道附近的镇供销社买呢。
看看时间还早,母女俩索性回了一趟村里。
胡琼芳先拿了点东西去隔壁,这几天他们不在家,家里的猪和鸡鸭都是托隔壁邻居帮忙喂着的,现在她们回来了,总要上门感谢一下。
看着隔壁紧锁的房门,姜甜眉头皱了起来。
今天礼拜三,姜乐生应该早就回学校上课去了,不知道他这个礼拜天会不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