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内不少明星都在参与投资,也确实有几位投资高手,但陆煦志不在此,他还是更青睐和影视相关的项目。
不参与投资的话……他的钱确实多到花不完。
不过《女宗师》确实是碰了巧,如果不是莫琪和林绘没拉到投资的话,这个项目未必会落到陆煦头上。
娱乐圈一向封闭,好的投资一般轮不到陆煦这种后入行的。
而自从《女宗师》大赚特赚之后,圈内的投资人们对这种小型项目更为谨慎,愿意给一些看上去平平无奇的项目机会,就是忧心再出现《女宗师》这样的漏网之鱼。
郑骁推荐的这个剧本,则是圈内外都没人愿意投的,俗称投资黑洞的科幻剧。
科幻这种题材,钱投得少的话,最多丢进水里听个声响,出不了太好的成品,史上成功的科幻片投资大多不菲,而钱投得多的话,却也未必会有好的结果。
科幻作品为观众们呈现出了一个奇妙而瑰丽的世界,让观众们看到电影向上发展的可能,壮观的特效、宏大的场景,让人对电影所模拟未知世界充满了期待,但——这和钱无关。
换而言之,即使科幻电影投资巨大,花费了大额的金钱,也不代表它比一部普通的剧情片更赚钱。
在国内的影视剧市场,科幻这个词通常和情怀联系在一起,虽然电影工业已经发展到了一定水平,但科幻片却不能做到特效与剧情齐飞,如果特效精湛、剧情平淡一些倒也罢了,但多数情况下,特效都和剧情一样垃圾,每每给观众一种被雷劈了的感觉。
被诈骗的次数多了,那些狂吹“鸿篇巨制”的作品上映前,观众内心就对它充满了警惕。
但确实有导演、有编剧愿意为这样的题材花费心力,只是失败的作品太多,观众的不信任感又太强,时间久了,在市场上,科幻这个题材就越来越不被青睐。
投资人又不是慈善家,谁会投一部不赚钱的作品呢?
电影好歹还有博一把的可能,而科幻剧更是冷门中的冷门,一般人都不会轻易涉及。
郑骁之所以把剧本介绍给陆煦,是因为他觉得剧本质量不错,导演和编剧他也熟,不是那种一个PPT就想诈骗几千万的人,郑骁自己也计划投,只是他能投入的资金有限,不能支撑一部剧集顺利拍完。
以他对陆煦的了解,他认为陆煦应该会喜欢这个剧本。
郑骁刚在群聊里说了这事,他就被邵耀@了:“什么剧本?”
郑骁自己打算投资,又希望陆煦参与,邵耀自然也来了兴致。
郑骁蓦然意识到:“……你要投?!”
陆煦是大富翁,这是圈内圈外公认的,而邵耀看似低调,可对方签约的是小公司,小公司提供的资源有限,为了留住邵耀这个一哥,必然在分成上做出了让步。
除此之外,邵耀的花销也很低,虽说身处娱乐圈中,邵耀不爱买车不爱玩表,精力更多是花在拍戏上,有钱也很正常。
既然大家都有意向,郑骁又希望陆煦有意向,三人干脆聚到了一起分析剧本。
争鸣奖后,陆煦减少了露面的频率,但无论圈内圈外都相当关注他的动向。
圈内人关心陆煦下一部电影计划拍什么,关心《无畏人生》的档期,以及他能否再提名金焰奖和影评人奖,甚至关心陆煦计划投资的作品——从某种程度上说,陆煦的投资运不比作品运差。
无论是陆煦看中了哪个剧本,或是他的经纪人许闻忽然开始关心某个剧本,都成为了业内视线的焦点。
当然,这些人未必是想和陆煦共同致富,只是想把他投资的作品提前截下来、换成自己投资罢了。
这并不是胡说,圈内确实有成功的先例。
某部作品原先无人问津,制片人和导演为投资愁白了头,结果某天,热搜上放出了许闻和导演接洽的消息,说疑似剧本被陆煦看中了,不久之后,剧组就受到了好几位投资人关注,资金问题自然也陆续解决了。
陆煦:“……”
再这么下去的话,他连话都不敢多说了。
“要不这样,你先假装看中哪个剧本,我假装是电影的导演,先骗点钱,等钱进了账户,你就说自己又看中了别的,再骗一波。”郑骁觉得自己简直是天才,“这样以后我都不用靠拍戏赚钱了。”
陆煦:“……谁敢说你不是个天才?”
“谢谢夸奖。”郑骁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发,“但我真没想到,居然有人愿意为这种不实消息花钱。”
看到这种消息的第一眼,郑骁只会怀疑这是诈骗。
可居然真有人相信!
郑骁现在相信了,即使在遍地聪明人的娱乐圈里,也有人是靠着一身莽劲赚到钱的。
……
陆煦难得和郑骁、邵耀见一次面,自然又被拍了。
红了之后,三人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不是这个有活动,就是那个要进组,这次三人约在了附近的咖啡店,戴着帽子商量剧本,却还是被狗仔给逮到了。
当然,狗仔主要逮的是陆煦,邵耀和郑骁只是顺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