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大小姐在霍老太太彻底失宠,除了娘家之外,无所出这点也很重要。她要是能像湖阳郡主那样给二房弄四个儿子,霍老太太应该不会难为她。祖母的心理陈太君还是很了解的,所谓不看僧面看佛面,你可以不喜欢儿媳妇,那必竟是外人。但对于亲孙子的母亲,一般都会宽容几分,这个媳妇再不好,给你儿子生下孩子,传续了家族后代,这都是功劳。
「你是个聪明的丫头,凡事明白,也就省得我这个老太婆唠叨。」陈太君说着,神情却是庄重起来,异常严肃的道:「我们韩家是没有霍家的权势,但是我家孙女嫁了进去,那也不是去受气的,韩家会给你撑腰。」
「是,孙女记下了。」思宸点头,也看出陈太君乏了,站起身又给陈太君磕了一个头,道:「孙女谢祖母教诲。」
陈太君点点头,向思宸挥挥手笑着道:「去吧。」
思宸退了下去,陈太君不由的吁了口气,年龄大了,连说话都觉得累了。让玉蝶扶着她去里间歇着,小睡了一会才睁开眼,只见大太太己经在旁边了,看她醒了也连忙过来侍侯。陈太君心知大太太来是什么事,却还问:「这时候过来有什么事吗?」
大太太吞吞吐吐的道:「有件事一直想回老太太,家里两个丫出嫁,这嫁妆要怎么办?」
以常理来说,三房的姑娘出嫁,嫁妆是轮不到大太太操心的。当然都算是国公府的小姐,公中出钱是要出点,但毕竟很有限,大太太自己管家,陈太君早就不管事,想做点手脚陈太君就是知道了也会当看不到。
只是思宸的婆家实在太出乎意料外,三房的情况大太太是心知肚明的,就是把三房给倒个底朝天,能把思慧体体面面的打发出去就很不容易了,三太太实在拿不出钱来赔嫁思宸。偏偏思宸嫁的是侯门嫡子,霍景之又那样的条件,虽然说现在还没下聘,但估计一下也能知道,还有霍景之的身份在那里摆着,国公府给的陪嫁要是寒碜了,那丢的可是国公府的脸。
陈太君停了一下却没接大太太的话,只是问:「霍家派谁来料理这桩亲事?」霍老太太估计不会亲自管。
大太太犹豫一下道:「张罗的是霍三太太,但是说起来是郡主和霍三太太一起操办,说是共迎二太太。」
陈太君神情有几分意外,实际跑腿的肯定是霍三太太,湖阳郡主估计不屑干这些,但没想到湖阳郡主还会挂个名。停了一下又问:「婚期开始说了吗?」一般都会双方先私下说,然后再具体订下来。
「我想着是明年六月,三叔叔那样的情况,等五姑娘的成人礼过了就嫁过去。」大太太说着,这个时间是有点急,但万一三老爷死了,事情就更麻烦了,以霍家的情况未必等这三年孝。再者一般家里有长者情况有不太好的,双方都想着早点嫁娶,这种情况大家也都能理解。
陈太君点点头,她也觉得这样合适。停了一下又道:「先等霍家下聘吧,我心里有数。」
大太太听陈太君如此说了,张张嘴还想说点什么,却不知道如何开口好。思宸的嫁妆确实很难办,国公府小姐的标配是一万两银子嫁妆,不论嫡庶。当然这个所谓的标配具体执行起来也是各种方案,就以韩家来说,大姑娘思琪做给嫡长女嫁给吴家世子,聘礼返回的部分不算,韩家总共陪嫁了三万两。当然大房里还有两个庶女,都是三千两银子打发的。
现在到思宸这里,因为是庶出,接道理来说三千银子一样打发的了。但麻烦的是霍家会怎么样下聘,一般来说陪嫁不能比聘礼少,至少也得相当。霍家下聘下了三万两,韩家陪嫁三千两,以后韩家从上到下都不用出门应酬,完全成为笑谈了。
当然要是霍景之的身家要不是这么好,这事也很好办,多的是落魄世家卖女儿的。许给商户之子,双方私下早有协议,连女方这边嫁妆都是男方私下里给的,就为了一个体面。现在嫁的是霍家,大太太就是再抠门再想省钱,也不能给霍家人说,我家不想赔嫁,你们少下点聘礼,再不然你们出钱给思宸陪嫁。
这都不是丢面子的事,这是在向全京城的人说,韩家己经彻底完了,霍家直接退亲都是有可能的,都到卖女儿的地步了,还没嫁过来的时候都敢问婆家要嫁妆,那真结了这门穷亲戚,以后岂不是常来打秋风。大太太再怎么爱钱,她也不能如此的不要脸。
国公府女儿出嫁,按理说该是公中出钱,但公中的钱就是大太太自己的钱,想想就觉得肉疼。这国公府里谁还有钱,自然是陈太君有钱。陈太君进门这么好几十年,而且那时候的韩家还不是现在的韩家,要说没点私房给谁说谁都不信。
不过钱财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陈太君百年之后这些私房还要留给儿孙们,陈太君三个亲生儿子,肯定没三房的事。但大太太估摸着陈太君会把钱给二房,二老爷仕途一般,二太太又那么不着调,陈太君不可能不心疼儿孙以后生活。
至于大房和四房,大房有爵位,分家的时候会得到大部分财产,生计方面是没啥问题的,四老爷官运好,钱财不缺,要是缺了,陈太君也会贴被他。反正不管怎么说,大房的生计肯定没问题,陈太君也就不会把私房给大房。既然不会给大房,这时候公中的钱让陈太君出,对大房绝对有利。
陈太君看大太太还没走,心知她想的是什么,便直接道:「霍家也是续弦,我估摸着下聘最多也就一万银子,三太太那里应该还有两千两,公中也出两千两,其他的都算我的。」
两千银子对于大太太虽然是九牛一毛,但还是有点点心疼,不过陈太君己经包下了大部分,公中一点钱不出也不好。再者这门亲事,对国公府确实是有好处。便笑着道:「听老太太的。」
陈太君想想叹息道:「别让你二婶婶……算了,她想闹就闹吧,又能闹几天。」
这个家早晚是要分的,就是不分,自己又能活几天,想想自己在韩家这一辈子,年轻的时候侍侯公婆,应酬妯娌,不敢有一丝怠慢。好不容易熬到自己当了家,家中大小事务交给大太太料理,看着好像老封君一样,只是哪能事事随心。有时候想想霍老太太,陈太君还真想像她学学,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何必思虑这些,好歹任由他们去,自己闭了眼也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大太太也听出陈太君话里的不悦,反正目的也达到了,不敢多说,借故赶紧走了。陈太君却是长长叹了口气,分家吧,早点分家也好,自己活着的时候分家大太太还歹还有点惧怕,等自己闭了眼,再分家产的时候,还不知道会闹成什么样。
「老太太再歇会吧。」玉蝶轻声劝着。
陈太君摇摇头,道:「扶我起来,把箱子打开,我也看看自己到底存了多少私房。」
许贺武是临近过年的时候才回家的,从青阳办了货物回来,许贺武并没在京城多呆。衬着还有时间,许贺武又出了一趟远门,几大车的货物搬回家,一大笔钱财眼看着又要赚到了。许二老爷看儿子如此争气,心里越发的高兴,看来不用多久,自己也就能退休享福了。
许二太太拉着儿子问长问短,心里却是一直发愁许贺武的婚事,许家商户之家,家里银钱也是有的了。商人有了钱,就想提高点社会地位,幸好许大老爷是翰林出身,至少有门不错的亲戚。
只是许二太太想给许贺武寻门满意的亲事也不容易,高门大户人家的女儿也不是娶不到,只是许贺武不太愿意,总觉得那些高门大户的小姐们要么太端庄,要么就是庶女出身显得太弱气了些。
许二太太听得直叹气,虽然是儿女婚事是父母之命,但许二太太还是想着能挑个许贺武满意的儿媳妇,他们小夫妻过的好了,这才是真好,结果拖来拖去就到了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