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用流量演戏,还值得吗?
对志在热度、重视播放成绩的片方来说,采用流量明星,意味着在招商和热度方面有了一定的保障。
像新历的制片人黄蓝就说过,演员的选择除了要考虑与角色的适配度以外,还有平台播出方的要求:“电视剧网剧产品首先是商业产品,商业产品有它的商业属性。这个商业产品的热度,会直接影响广告、资金、收入等现实问题。
当大家无法确定一个没有流量的主演,能否让这个剧获得相应价值的时候,他们都会趋利避害地选择更有影响力的,即所谓有流量的演员。”
毒眸就观察到,某热播剧的粉丝群体,会专门关注猫眼专业版等数据平台和视频平台的热度数据,其中大粉还会号召其他粉丝切号看剧。
粉丝们自有一套对于热度计算的经验,在她们看来,用同一个账号反复观看并不符合平台算法对于播放量计算的要求,只能切不同的小号反复播放。
对于偶像而言,这个问题更加严峻。
偶像工业在中国曾经历了超高速的发展,也因此造就了巨大的流量。
《偶像练习生》《青春有你》系列制片人吴寒曾向毒眸表示,“中国用三四年的时间走过了海外七八年的路,甚至更快。”
大规模的偶像产出,后续可供承接的渠道却少之又少,不太成熟的成团后端运营、不成体系的打歌舞台活动和尚无标准“综艺咖”的综艺环境,似乎堵死了这些偶像的所有其他通路。
“选秀”这一条道路,也随着年初倒奶事件的爆发,被迫按下暂停键。
于是,今年以来,原来以唱跳为生的爱豆们,开始愈加频繁地出现在国产剧里。
和头部流量相比,他们的剧甚至不足以到“被讨论”的阶段,大多悄无声息地开播,在粉丝群体里引发一阵狂欢,再悄无声息地完结。
在老孟看来,流量明星的发展受困,会在整个行业内部形成恶性循环。
“偶像们没有太多舞台表演的机会,音乐也不再是一门好生意,爱豆们的生长环境不好,所以只能用自己那点儿仅有的流量,纷纷加入到演员的行列中,但这对于其他正统的新人演员来讲,又是一种很大的压力,在流量明星极力摆脱“流量”这个标签的时候,他们反而想要但是得不到。”
这些“无处安放”的流量明星,只能选择剧集行业栖身,而剧集行业也坦然地敞开怀抱,接受了这些轰然涌来的巨大流量。
原因也不难想见:流量意味着热度,而热度直接与收益挂钩,这对一部剧来说,意味着“不确定因素”的减少。
在聚美老总金姝丽看来,剧集行业对流量明星的追逐,和对大ip的追逐类似,都是为了“控制变量”,因为“这个行业最稀缺的就是确定性”。
一方面是偶像因为无处可去,大量涌入剧集行业,另一方面,不加挑选地全盘接收流量明星后,剧集行业在现阶段也不具备消化这巨大流量的能力。
国内剧集行业的工业化程度还不够高,不仅不足以将流量明星完美嵌入其中,反而会产生反作用。
今年初,孟轻舟就曾有观点称,“不用大咖是最好的工业化方式,大咖没有时间陪你工业化。”
一部剧从前期剧本筹划,到定妆,再到拍摄及后期制作,目前在国内尚未形成一套完备的工业链条,流量明星对于剧集热度来说可能是“保障”,但却成为分散在各个环节中的“不定时炸弹”。
一个很好的参照系是日韩剧。
在日韩剧里,话语权更多地掌握在专业人士的手里,流量明星则被装进韩剧工业的壳子里,输出水准线以上的成绩。
换言之,整个行业对流量明星的态度,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明星们交出的答卷。
这其实是摆在剧集从业者面前的选择题:要质量,还是要流量?而当数据成为衡量一个明星价值的最高维度时,就很难做出足够好的选择。
“国外的模式大概是,会选择更会演戏的爱豆,而不是更红的,他既不会破坏这部剧的口碑和质量,也能通过这部剧吸引到更多粉丝,对个人也是一种正向循环,但现在国内好像是反过来了,”小邱认为,“应该让更会演戏的人去演戏,而不是让更红的人去演戏。”
回到最本质的问题,由于剧集天然具备的商品属性,因此,对所有从业者而言,不加思考地启用流量明星,实则是为了“趋利避害”,而忽视了明星与角色和作品的适配性。
时间回到2015年前后,“大ip+流量明星”的公式被影视行业奉为财富密码,并接连产出一大批粗制滥造的ip剧。
经过几年的调节后,行业逐渐挣脱了ip开发的乱象,从大ip编织的“爆款梦境”中清醒了过来。
如今,大ip几乎已经被证伪,但在重估流量明星价值的问题上,看起来仍然路途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