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犬有猫语翻译功能呀。好像还有单独的猫语翻译器售卖。”
“小绒毛不是靠人格……猫格魅力吸引猫们帮它做事的,它也是用吃食以及玩具才向猫们换到了情报,你们为什么不比照办理呢?”
“警方总不至于拿不出几箱猫罐头吧?”
警方难道没想过吗?
他们当然也眼馋可能出没在任何角落的猫眼线,这能极大地弥补部分区域不方面安装监控的短板,但问题是:
“我们能找到的猫语翻译器,翻译些吃喝玩乐的事情还行,但想听懂猫阐述的‘准确线索’,纯属做梦。”
“比如一只猫说‘通缉犯躲在隔壁街五号二楼的一个衣柜里’,翻译器翻译出来的可能是‘柜子里有甜筒’。”
“既没有提及‘通缉犯’,也没有说出地址,还毫无根据地添加了‘甜筒’。”
“所以顶天了只能作为辅助参考,根本不能成为正经的情报途径。”
大众:“什么?小绒毛的猫语翻译器居然是独一份吗?”
警方:“以现有情况看,是的。”
大众:“赶紧复制啊。把这个翻译器提出来单卖,所有养猫人和云养猫人都会买的,市场潜力巨大。”
技术人员:“嗯嗯嗯,在努力了。”
但暂时并没有看到努力成果。
相关专家无论怎么琢磨,都觉得猫语只能做到大概念的情绪传递,根本就不具备精确表达信息的能力。
相关专家猜测:所以小绒毛做的根本就不是翻译吧?它是不是直接读取了猫的记忆?
不过这一猜测并无证据,也就更谈不上复制及批量生产。
送小绒毛锦旗成为了大众的一个习惯。
只要小绒毛做了好事,就一定会收到锦旗。
来自个人的、私人企业的、官方机构的都有,派送点的墙已经挂不下了。
好在快递公司觉得这是有面子的事情,于是单独批给小绒毛一个小房间来堆,只挑出对应特别重大贡献以及感谢词写得特别有意思的挂在外面。
最初,小绒毛对这些锦旗并不怎么上心。
毕竟除了极少数超迷你款外,多数锦旗都是够小绒毛当被子盖的尺寸。
小绒毛不可能随身携带。也不可能带回负司。
但当锦旗多到成堆后,小绒毛发现,这些锦旗成为了它从此情绪场原住民那里吸取情绪能量的媒介。
即使不少人在送小绒毛锦旗时带着几分戏谑的心态,但至少都是觉得“送猫锦旗”这件事是有趣的。
再加上小绒毛确实做了不少有益大众的事情,于是很多的戏谑之下又必然带着几分真心。
当这样的感情累积多了后,便产生了质变。
小绒毛觉得这样是自己赚到了,但它并不沉迷这些额外收到的能量。
只是在将睡睡数据导入居常卖给它的小机器人时,小绒毛尝试着用这些能量来保护数据、融入数据。
小绒毛:
情绪场内的数据,情绪场内的能量,二者应该可以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双赢叭?
即使建立不了,我也没损失,反正都是意外得到的能量。
这些是比较温柔的能量,即使不起效,至少也肯定不会伤害数据。
睡睡的数据在小机器人中苏醒,让小机器人的智能程度立刻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达到了比其他萌宠机器人更强、仅次于小绒毛的水平。
居常对此很震惊,问小绒毛:“你偷偷补了编程的课?”
小绒毛蔑视地看着居常:“我如果真想补课,为什么要偷偷哒?”
第729章0729
☆、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