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绒毛:其实是一次拿出来太多,或者清单列得太长,容易露馅。分散开来一人卖一点,大家就不容易总结出她究竟拿出了多少物资。
等到道路被清理通畅,网速也恢复正常,薄蔷卖货的事迹被传播了开来。
有人觉得薄蔷的这种行为太小家子气,总共没多少钱的东西,大家共患难的时候,她还一件一件地收费。
也有人觉得,那些人花钱在薄蔷那里买的不只是立刻要吃要用的东西,也买到了魔术表演,缓解了突然遭遇意外的紧绷心情。
“买瓶水表演一次,买块糖表演一次,买桶方便面也表演一次。”
“这购物的附加服务太值了好吗。”
“我也想找烦烦买东西。”
“而且烦烦卖东西期间,小绒毛一直在烦烦肩上。”
“它会盯着每一个向烦烦买东西的人看,有时候还会喵。这也可以算一个附加服务项目呀。”
“看视频,小绒毛在烦烦左肩上待一会儿后,会挪到右肩上去,过一会儿又会再回到左肩。”
“好像是担心一直站在同一边烦烦的肩膀会不舒服。”
“贴心小猫猫。”
“我更想知道烦烦到底随身带了多少东西。怎么有一种取之不尽的感觉?”
“而且几乎是买家想买什么,烦烦就能拿出什么。”
“可能牌子、尺寸不能完全符合买家需求,但同类替代品是肯定有的。”
“比如有人想要一张床,烦烦至少能拿出一张折叠椅或者野餐垫。”
“有人想吃牛排,烦烦可以拿出牛肉干。”
“这个替代品差得稍微有点远。”
“那种条件下,拿得出来就是胜利。”
“瞧瞧那一群人,本来出去玩遭遇地震很糟心,但有向魔术师购物的经历,可比一场农家乐值得吹多了。”
薄蔷密切关注着舆论风向,发现大家的讨论重点包括:
“那种情况下买卖物资是否合适。”
“主播为了红是不是都会炒人设炒得不遗余力。”
“薄蔷附近是不是时刻有一个物资团队,用于协助她扮演‘什么都能拿出来’的魔术师。”
“谁是薄蔷的同伙。”
“薄蔷的魔术师人设什么时候会翻车。”
“小绒毛究竟是不是真猫。”
“小绒毛一共有几只。”
……
总之,几乎找不出怀疑薄蔷的魔术并非真正魔术的声音。
薄蔷:“灯下黑呀。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以后使用‘魔术’时可以更进一步放肆了?”
小绒毛:你还是先关心一下别人会不会因为你疑似携带违规物品而不让你登机登车叭。
幸好,安检人员是讲科学的。
只要各种仪器都没在薄蔷身上实际检测出危险物品,安检人员便不会不让薄蔷通过。
又过了一段时间,薄蔷决定回应粉丝们的呼声,扮演一个卖货郎。
带有少许盲盒性质的那种。
薄蔷:“遇到我时,向我许愿,并付钱,我就给你你想要的商品。”
粉丝:“也许你应该去偏远地区扮演这类角色?”
薄蔷:“但我不太能吃苦呀。”
不喜欢薄蔷的人:“所以说,一切都是为了赚钱而立的人设,才不可能真去为需要的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