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
至少在司彩的反应中,看不出区别。
那些或大或小孩子的陪伴还不如小林不言不语的一顿吃饭声。
于是那对父母也就懒得折腾了。
司彩的家庭教师对此有与肃姨同样的想法:
“长时间不与同龄人相处,很容易出心理问题。”
“大人有自己稳定的爱好、事业,有可能真的享受孤独。”
“但小孩子与大人不同,小孩子还没有建立好自我认知,他们还处在被动的信息接收期,他们需要与人,尤其与同龄人,以及最能带给他们安全感的父母,高频率互动。”
司彩父母表示:“我们本身肯定很难抽出时间陪伴她。不过你们可以自行找同龄人给她,但如果出了问题,我们会追责。”
家庭教师败退于“追责”二字。
她虽然怜惜司彩,但也没到愿意给自己惹麻烦的地步。
她可不敢去赌那对夫妻定义中的“出问题”包含了多大的范围。
也许小孩子吵架也算?
肃姨倒是愿意担这个责任,前提是,找来的孩子能入她的眼。
可惜肃姨必须说,这太难了。
既要不用异常的态度对待司彩的眼盲,又要在相处中体贴司彩的眼盲。
肃姨不得不承认,连她自己都做不到这一点。
肃姨:
在我见过的所有人里,好像只有小林有这种心态。
小林是真不在乎司彩的眼盲。
对小林来说,体贴司彩因眼盲而出现的不便,就像体贴我提不动重物一样,都是用她的长处来帮助别人的短处。
眼盲和力气小对小林来说,好像只是不同方向的弱项。
最早让司彩产生养猫兴趣的人也是小林。
有一次司彩听电视里说:“无论主人贫穷还是富贵,狗对主人的态度都不会发生改变。”
小林说:“猫也是。”
小林难得主动开口,当时司彩便好奇:“可我听到的对宠物忠诚的夸奖,一般好像都是说狗,很少提猫?”
小林:“我也没有夸猫忠诚。”
知道小林不会长篇大论地解释,于是司彩将电视里那句话中的“狗”替换成“猫”进行检索,然后她听见了:“无论主人贫穷还是富贵,猫对主人的态度都不会发生改变——小猫咪永远都看不起你。”
司彩:“啊?”
小林:“嗯。猫对人类的鄙视绝对稳定。”
司彩看不见猫的萌图,于是猫对一般人最大的吸引点在司彩这里就成不了诱惑。
在司彩听来,猫的声音虽然软绵绵的,不像狗的那么吵,但比起鸟叫声也没有更动听。
司彩最终定下要养猫是因为狗需要天天遛,而猫可以和她一样宅。
肃姨也很欢迎小猫咪的到来。
肃姨:对啊,人类很难做到不用异样的态度对待司彩的眼盲,但小动物不会歧视残疾人。
小林:“唔,对,猫歧视所有人。特别公平。”
司彩:“林姐你很喜欢猫?”不然日常懒得说话的人不会一遇到猫的话题就忍不住多说。
小林:“我喜欢狗。但我欣赏猫。”
司彩不理解这二者的区别。
司彩:也许我养一段时间猫就能体会到林姐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