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狗小说网

乐狗小说网>大唐绿帽王 > 第一千九百三十章 儒皮法骨(第1页)

第一千九百三十章 儒皮法骨(第1页)

世人皆言儒学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然而唯有儒家自己知晓,这世上再无比儒学更懂得与时俱进、灵活变通之学说,否则何以千百年来唯有儒学传承兴旺,余者皆湮灭于时代浪潮之下、埋葬于乱世荒冢之内?急君王之所需,做君王之所想,如此方能经久不衰、传承不绝。等到终有一日儒学深入人心、根植天下,便会反噬君权、开天辟地。天下皆儒,儒即天下。……不知何时,凛冽的寒风略微减弱,天下飘飘扬扬的下起雪来,鹅毛一样的大雪簌簌落下,山岭苍茫、沟壑莽莽。下雪之时,反倒不那么冷了……孔颖达喝着热茶,有些不解:“好端端的,怎地如此迫不及待模样?”颜师古感慨道:“时不我待呀!”不待孔颖达追问,主动解释道:“当今之世,陛下有振奋之心,却无逆天之力,皇权旁落乃是必然。大唐百万军队陈列边疆,陆上、海上皆不断开疆拓土,人口激增、钱帛汇聚,看似盛世昌明、繁花锦绣,实则人心浮动、泥沙俱下,以往之社会架构怕是难以顺应时局之变化,若不能及早准备,怕是根基动摇、不进则退啊!”以往贫瘠、凶险之大海,儒者避之唯恐不及,为了巩固自身之发展、消灭异端之隐患,不遗余力的宣扬陆地核心之学说,将世人之思想束缚于土地之上,构筑成儒学之根基。可现在汹涌广袤之大海不仅带来无以计数之财富,使得举国上下趋之若鹜,更带来外面的思想、学术,使得安枕高卧的儒家受到凶猛冲击。孔颖达若有所思。他并非不曾感受到这种冲击,而是他一直身在中枢,高屋建瓴,身边自有天然的保护壁垒,对此感受不是那么清晰、深刻,现在经由颜师古之提醒,也意识到问题之严重。儒学之核心是什么?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仁义礼智信”。然而现在随着帝国疆土不断拓展,海上不断汇聚,一种“以礼为先”的思想开始冲击被儒学禁锢着的人们,儒家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现在“小人”用海量之财富告诉世人,“利”之为重。毕竟,财富是世间一切所为之基础,追逐财富、利益又有什么错呢?儒家教义正在受到剧烈冲击。孔颖达捋着胡子,目光透过幔帐上沿看着远处的山岭、漫天的大雪,缓缓道:“如此说来,房俊才是我儒家之大敌啊。”颜师古对此表示完全赞同:“战国乱世、百家争鸣以来,前所未有之大敌!”孔颖达叹气,道:“对于水师、海商在海外番邦之所为,我也有所耳闻。在水师控制范围之内,虽然极力宣扬儒学,但所奉行乃是法家之政策,‘君子之义’不屑一顾,‘一诺千金’不被提倡,任何事项都要签订契书、予以约束,尔虞我诈被认作理所应当,诚实守信反倒容易吃亏上当……一切以律法之条文予以约束,说什么‘法无禁止皆可行’,简直离经叛道。”颜师古一边将茶壶中的茶叶倒掉换了新的,一边摇头道:“倒也不能予以责怪,毕竟海外番邦皆化外蛮夷,跟他们说什么‘仁义礼智信’简直对牛弹琴,只能将其行为约束在条条框框之内,明确告知他们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重新将开水注入茶壶,沏茶入杯:“蛮夷畏威而不怀德,如此治理,无可厚非。”真正的儒者从不会对蛮夷报以同情,他们口中喊着煌煌大义、以德报怨,实则唯我独尊、睚眦必报,在他们心里华夏文名至高无上,所有蛮夷都应俯首称臣、任凭驱策。那些不能区别口号与核心之不同者,叫嚣着“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之辈,假儒而已。根本就不曾读懂儒家之典籍。孔颖达颔首,道:“以法治理,无可厚非,但如论如何,与我儒家之思想相悖。”“正是如此。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儒家之思想在华夏大行其道,奉为圭臬,但用之番邦则水土不服,所以儒学必须有所改变,主动去顺应事态之发展,既不能骄傲自大,更不能故步自封。”“如何改变呢?”“以儒家之‘仁义礼智信’治人,以法家之‘法术势’治事,儒家糅合,取长补短。”孔颖达蹙眉沉思,良久,方才叹息一声:“说什么取长补短?不过是‘儒皮法骨’而已。”他对此并无异议。但儒家思想之形成绝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之沉淀、积累,更需要时机之掌握,如今予以增补、变更,更非一朝一夕可以成就。所幸他们多得是世间。只需在引导之下使得儒学踏上这样一条征程,自身强大的融合本性就会去形成严谨而周密的理论……骊山西坡如今绝大多数山林沟壑土地都已在“房家农庄”名下,那里是房俊的地盘,所以对于自己地盘上忽然出现两个“混子”整日里乱逛,他自然早已知之。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毕竟这两个“混子”的名头实在太大,特意命令农庄所有人便宜行事,对于任何要求不得违逆,且要确保其安全,这两位哪怕在他的地盘摔个跟头,他都有可能成为整个儒家之敌人……等到他下值之后来到骊山闯进这座山涧小亭,听着两位儒家大佬高谈阔论什么“内圣外王”“儒皮法骨”,却是有些遗憾。就在两人刚刚来时路上闯进去的暖棚之内,就有正在育苗的玉米,而当世最着名、地位最高、学问最精深的两大“知识分子”,却始终未能意识到当年水师舰船横渡大洋历经生死前往美洲所取回的玉米,到底有着怎样开天辟地之意义。颜师古看着房俊一脸的不以为然,感觉自己的学识受到蔑视,吹胡子瞪眼道:“太尉诗词双绝、冠盖天下,素来被誉为天下第一才子,可是对老夫之举措有不同之意见?若是如此,还请不吝赐教。”房俊无奈,道:“晚辈并不在乎什么儒家法家,甚至墨家现如今托庇于晚辈,也不曾对其有过多之希望。任何一种学说自有适宜其生长之土壤,生旺死绝都过不是适者生存而已。与其关注什么‘内圣外王’‘儒皮法骨’,还不如将有限之精力投入到水稻、玉米的选种、培育上去,在晚辈的认知里,培育出高产的粮食、养活更多的人,远比所谓的政治学说更为重要。”儒家也好,法家也罢,终究是用来“治人”的,若世间无人,有何意义?让更多的人活下去,让这个民族的底蕴更加坚实,拥有更能抵御风险的能力,这才是他应该做且能做得好的。当偌大帝国、亿万黎庶不再将生死操于一人之手,当民智开启、自然科学不再遭受愚昧之压制,他就可以功成身退了。至于用以治国之术是儒还是法,有什么关系?儒学是个小姑娘,会变着花样粉饰自己以迎合时代之需要,法家也是一条变色龙,会藏在儒学的草丛之中蛰伏,直至将儒学之内脏掏空,将自身之学说填充其内……孔颖达问道:“以我观之,你笃信法家之法术势,甚至早已融会贯通,堪称当世法家之冠,当真不会抵制儒家之变革?”房俊喝了口茶水,置身于漫天大雪之下的小亭之内,诚挚道:“世事无绝对,世间从无完美之制度,也从无完美之学说,儒、法、墨,乃至于诸子百家,都有其缺憾,也自有其可取之处,如何在治世的过程之中不断糅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那是你们这些大儒的责任。我的责任是让更多的人吃饱饭,让大唐的刀更利、城更坚,让火枪的威力更大、让火炮的射成更远,咱们各司其职,各展所长,何愁不能缔造万古不朽之宏图霸业?”他的计划是需要儒家来配合的,毕竟儒家早已渗透至帝国之上上下下,依附于帝国的血肉之中,没有儒家的配合,绝难做成大事。想要摆脱儒家之限制、打破儒家之桎梏,除非发动一场自下而上浩浩荡荡的人民战争……在大唐,这是绝无可能的。所以他抓住今天的机会,向儒家表达亲密合作之意向,以此换取儒家之支持。颜师古看着孔颖达,苦笑道:“这小子鬼得很,听他所言好处诸多,可我这心里却不踏实,不敢尽信。”孔颖达也难以抉择:“这世道变化太快,我也时常感觉落伍,年轻人太厉害了。”房俊笑道:“二位大可不必如此谨慎,不如送上一个投名状如何?”二位大儒精神一振,颜师古迫不及待问道:“愿闻其详!”房俊给二人斟茶,道:“科举!”孔、颜二人对视一眼,前者不满道:“科举取士,国之策也,与吾等何干?”科举乃是国策,必然为君王所牢牢把持,岂能轻授予人?房俊淡然道:“科举所取何人,自然由陛下一言而决,可若是考题皆出自儒家典籍,又何必在意所取何人?”取谁,是陛下之专断,任何人不可置喙。可若是考题皆出自儒家典籍,所取之士自然皆出自儒家子弟,又何必在意所取何人?反正都是儒家的人。:()天唐锦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