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君,要不要放河灯啊?”老板提着灯笼招呼谢宴。
端午的时候谢宴还在啃馍馍挖河道,七夕是他在京中第一个节日。
魏新亭夫妻俩把他带到最热闹的河堤,自觉仁至义尽,手牵手和他分道扬镳。
谢宴随手拿起一盏,借着月光烛火细看,中间宽、两头细窄,和小船样子差不多,上面用彩笔画了鸟雀羽毛纹饰,简单又生动。
“就要这个吧。”谢宴说。
“好嘞!可要写些祈福的话语。”
“一般都写些什么?”
“学生多写金榜题名,父母祈求孩童康健。。。。。。但最灵验的还是求姻缘了,公子拿的这盏灯笼就是照着着牛郎织女相会时搭桥的喜鹊做的。”
谢宴:“不写什么了,就这样好看。”
他站在摊位前,看老板把一根短短圆圆的红蜡烛插到河灯正中的竹签上。还未点火,陡然增多的人群将他推搡到摊位一旁。
“老伯,怎么突然人多起来了。”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再过小半个时辰就该放烟花了。”
老板点燃河灯,又说:“看到前面边那座桥没有,平日叫风雨桥,七夕这天就叫鹊桥,看烟花最合适,去晚了就上不去喽。”
谢宴顺着老板手指的方向看去。
不远处有一座汉白玉拱桥,栏杆上挂满和手里样式相似的喜鹊灯笼。灯火连片,在河水里荡漾出一轮弯月。
“确实是鹊桥。”
正说着,谢宴忽见一人上桥,身形挺拔甚是突出。于是他快步走到河边,把河灯放下,提步向桥头去。
谢宴注意着桥上的人,自身在人潮中穿梭。明明看着不过百来米,走起来却格外慢。
好像近些了,河堤边的柳树又刚好把桥上风景挡住。他急着向前,没注意到脚下,不小心踢到装荷花的竹筐,把钱囊赔出去大半,本就干瘪的袋子扁成一片,看得卖花的小孩倒补他几钱。
好不容易过了柳树,桥上人却不见踪影。
谢宴放慢步子,靠到树边。
桥下摆了三米长的桌板,放了大把红绳,三三两两的人聚在桌板前。
他心弦一动,也拿上红绳,学着其他人的样子,在绳上打起绳结来。
身旁一热心人见谢宴手脚笨拙,还主动上手教他。
总算把七个绳结打到间隔基本均匀一致,热心人问:“郎君家中有几个娃娃?”
“啊?”
“有几个就做几根七结绳啊,回去给娃娃绑到头上,一年到头身体健康不调皮。”
手上的红绳变得烫手,谢宴知道闹了笑话,但一本正经解释起来更丢人,轻咳道:“一根就够了。”
在谢宴脸不红心不跳,准备闪入人群时,身后响起声音:“竟是不谢大人已经有了娃娃。”
谢宴两眼一黑,刚刚找不到人,脚趾抓地的时候却出现了。整理好表情,他勇敢回头:“见过贺大人。”
贺既不依不饶:“谢大人一个人逛灯会,怎么不见家小?”
“我没有。。。。。。”谢宴指着手里的红绳,“我不知道是这个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