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慕宁微顿,又朝他半屈了屈身,说:“无论如何,多谢公公。”
这没头没尾的道谢郑昌却并未追问,只躬身退了下去。
小厨房里吊了参汤,田福随行郑昌身后,说:“干爹何必亲力亲为,自有宫女看着火候,再不济差遣儿子就是。”
郑昌摇头:“参汤旺心火,圣上醒来必要大发雷霆,换茶吧。”
田福说:“还是干爹想得周全。也是,圣上就爱喝您泡的茶。”
此时锅炉的火已经歇了,田福掀开门帘,只见一个侍女背身站在炉子旁,手里的声响窸窸窣窣。田福一顿,轻轻“啧”了声,那侍女闻声一骇,转身过来挡住了桌案,“公、公公……”
郑昌缓步入内,绕过她瞥了一眼,那锅里的粉末都还没有搅拌均匀,半数都撒在锅口,郑昌抽出她手里攥着的纸包,说:“御前行事如此莽撞,是要掉脑袋的。”
绿萝扑通一声跪下,磕头说:“公公饶命!”
郑昌搅匀参汤,说:“先温着吧,夜里再给圣上端去。”
绿萝不可置信地抬起头,“公公?”
郑昌不愿多说:“去吧。”
绿萝屏住呼吸,半信半疑地起了身,这走出小厨房的几步犹如行尸走肉。
田福探头看了眼锅炉,好心地替她擦去桌上残余的粉末,嘟囔说:“真是,这丫头毛手毛脚,要不是干爹她早死上一百回了。不过,干爹这样替公主周旋,就不怕……”
郑昌盯着锅炉,说:“公主手里有分寸,她不会要圣上的命。”
他说罢一叹,“我这位小主子啊,天生不是帝王命,奈何先帝就他这么一个儿子。退下来歇一歇,也好。”
109?第109章
◎“我眼瞎,是个收破烂的?”◎
程峥一连病了三天,这三天里朝野上下人心浮动。裴邵用那样强硬的手法带走了那些世家老臣,必定令人难安,未免殃及自身,不少人赶在殿前司动手前就已经上奏弹劾。此事又与清田脱不开干系,打蛇打七寸,眼下朝中质疑公主这项新政的声量愈发高昂。
从太和殿辩到政事堂,这些人吵急眼时甚至动了手。
银竹边磨墨边说:“御前那个田福拉架时还撞破了脑袋,圣上干看着也不加以阻拦,分明是有意想将事情闹大。”
程慕宁在给陆楹回信,眼下鹭鹤骊三州的军防重建已初见成效,陆楹显然放开了手脚,连字迹都眉飞凤舞的,程慕宁见此不由一笑,闻言又略敛了唇角,说:“如今没有许敬卿在前朝替他张罗声势,他只能放任事态发展来达到目的。事情一旦大到六部几位大人都兜不住,他就有赢的机会。”
眼下她和程峥都在赌。
赌谁的声音更大,谁先捱不过去。
程慕宁笔尖微顿,说:“殿帅在哪里?”
银竹回话道:“在刑房,还在审那几位大人。”
程慕宁偏首,“没有动刑吧?”
银竹摇头,“都是世家老臣,没有确凿证据,殿前司不能动刑,强行扣押已经引得御史台议论纷纷,眼下只能口头问询,只怕过不了多久,就得把这些人放了,公主,我担心……”
“不打紧。”程慕宁撂下笔,折好信封说:“他们虽然比不得武德侯那般贪赃枉法,但这么多年总有错处,殿前司关上他们一阵还不是问题。两封信,一封回给陆楹,一封快马加鞭送到陇州,催促沈文芥把李家田地的清丈情况上报,我要确凿的罪证。”
晋国公等人既然这么快就对沈文芥下手,说明陇州田地有极大的问题,只要能拿出世家的罪证,这杀鸡儆猴的一局,程慕宁就能占得上风。
见程慕宁这般冷静,银竹也渐渐缓过神来。她不敢耽搁,福身退了下去。
殿门推开的刹那,永昭一个转身藏到柱子后。
她拧眉望了眼扶鸾宫的内殿,一脸的心事重重。
翌日太和殿商讨和亲事宜,岱森也早早到了。这几日朝中事多,一来二去倒把正事耽搁了,不过这也不是朝廷第一次与乌蒙和亲,礼部按照上回的规制,操办得得心应手。
唯有一件事尚未明了,就是议和条约。
按照此前与斯图达的签订那份条约有诸多于大周不公之处,朝廷定然是要一改再改,就这件事商讨了好几日,难得是岱森竟然意外好说话,每每张吉蓄力要与其争个高低时,岱森都欣然应下。
一来二去,诸臣对岱森的态度也有所缓和。
却在即将商定时,一直分外配合的岱森骤然出声,“稍等。”
王冕正要捧着条约要递给内侍,闻言手一顿,那内侍伸过来的双手也跟着停在半空。上首的程峥近来没有睡好,撑着额头问:“可汗还有何要议?”
“的确还有一事忘了谈。”岱森说:“乌蒙与大周边境素有军府驻扎,互市也由知州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