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不至于此。
“梅娘,你在凤栖宫里陪母妃,等我回来就接你回小翼和宫。”他转口即道。
“是。”佩梅朝他欠了欠身,乖顺地听了他的安排。
待卫诩在凤栖宫用了点药膳,接过了母亲给他递过来一小包用油纸包裹住的参片,他揣着药片,在母亲和妻子的相送下出了凤栖宫。
他带着小杨子和宫门前的两个侍卫走后,刘氏收回了药,朝儿媳笑道:“比以前惜命多了,以前让他带药他还不带,得交给小杨子才行,你啊,真是我们母子俩的福星,这才第几天啊,你将将进门,哎呀喂,这天大的喜事就降到了我们宫里来了。”
这得气死多少人啊,一想到这个刘氏就止不住高兴,拉着儿媳妇的手高兴地往里走,“走,陪母妃还吃点,今儿这日子好,我们喝一盅。”
见婆婆眉飞色舞,眉眼间没有了那深藏的淡淡忧郁,佩梅也高兴,回头看着婆婆的笑脸,一时连路都忘了看。
这个时候就看得出诩儿很像婆婆了,诩儿高兴起来笑的时候就跟婆婆一样飞扬、骄耀、美丽。
*
小凤栖宫离凤栖宫近,东西是相对的方向,小凤栖宫位于两个地方的中间,方位偏东一些,但比起真正的东宫——太子的正英宫就要离凤栖宫近多了。
快要至凤栖宫时,卫诩的对面远远地来了一行人马,这厢他和小杨子还有他身后的两个带刀侍卫皆停下了脚步。
一厢一行四人皆相对面面相觑,竟无人说话,末了,小杨子眼见人愈来愈近,他吞了吞口水,躬着身小心翼翼地问太孙道:“太孙,我们要不要避一避?”
卫诩看着前方,一动不动。
小杨子也知他们都看到来人了,想必来人也早看到他们了,他也是太害怕太子爷了,才说出这话来。
太子对太孙是好的,可太子都没说过让太孙进始央宫跟着陛下学**后娘娘与太子近些年感情也不太好,显然和始央宫说话之前根本问都没问过太子的意思,现下看来路,太子已经去了一趟凤栖宫,按以前太子和皇后娘娘见了就不会太愉快的过往来看,这次见面想来也不会有多好,小杨子可是真怕这节骨眼上跟太子对上。
太子是个冷厉的人,就是对太子妃和太孙要比对常人柔和一些,但也仅此柔和一点,别人不明白,小杨子能不懂太子对太子妃和太孙的苛刻?姨娘们和姨娘们的儿子能做的事,太子妃和太孙是一件也做不得的。
太子对太孙的要求就是让他做好嫡长兄的表彰,要谦让弟弟们,也要为他们做好表率,不得做错任何一件事。
如今……
就在小杨子在心里叫苦不迭时,卫诩已抬脚朝前方走去,前方的人也大步流星走了过来,很快到了他跟前。
“儿子见过父王,儿子恭请父王金安。”人将至,那步子尚未停稳,卫诩已然拜下,双手举揖朝他的父亲太子恭敬请安道。
“嗯,去凤栖宫?”卫襄看了他这快有他高的儿子一眼,见他脸色苍白,额头间还冒着汗,一副不堪劳累站都站不稳的样子,眉头情不自禁地拢了一下。
卫诩太弱了。
卫襄都有些真信卫诩就是他母后借来敲打他的。
“是。”卫诩这厢回了。
“去作甚?”
“去皇祖母宫里问皇祖母一点事。”
“什么事?”
卫诩闭嘴不答。
“说。”卫襄见长子低头不语不看他,淡淡道:“男子汉大丈夫,畏首畏尾像什么话?抬起头来,好好回答我的问题。”
“是。”卫诩抬起头来,毕恭毕敬回道:“今天下午皇祖母宫里的丁大人来母妃宫里告知孩儿初一十五可进始央宫随皇祖父抄书,孩儿鲁顿,当时只顾心喜孩儿能得皇祖父青眼一事,忘了问丁姑姑今天就是初一,孩儿是不是得去始央宫拜见皇祖父一番,听听他老人家对孩儿的安排。”
“你就是去问这事的?”卫襄话说得甚是温和,“那不用去了,天晚了,你皇祖父这个时辰已经是处理过公务,准备用晚膳夜间御花园散步的时候了,这是他休息的时候,你不用过去打扰他了。”
卫襄厌恶他生母皇后不经他允许就把卫诩送到了他父皇面前,其中最要紧的就是连他这个当太子的都不能随意进出始央宫,宫里的人都当他是因着他生母皇后跟他父皇之间生了闲隙,可只有太子明白,实则是当今天的皇帝陛下不太喜欢他每日随意进出始央宫,卫襄一闻到他的这个味,不用他父皇明说就已识趣地少去了,现在去的多了,还是因着他那个父皇不得不多见他,与他当面商讨交给到他手上的那些政事。
他都不能随意进出的地方,卫诩却能每个月去见两天,跟的时间长短还不好说,卫襄不喜,因不知他母后心里真正的用意,不喜上加不喜,更添不喜。
这不喜之情一在心里泛滥,他也不愿意去帮他儿子问这一趟,就直接拒了他这儿子的用意,他挥手道:“你也不用去问了,回罢。”
说罢,他迟疑了一下,道:“一起回,我正好要去找你母妃,见见你媳妇,早上那杯儿媳妇茶我还没喝到,正好喝了。”
卫诩僵在了原地。
“走。”卫襄提脚就走。
他走了几步,福公公在他身后小声道:“爷,太孙没跟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