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狗小说网

乐狗小说网>从靖难之役开始 > 第114章 新皇新政(第1页)

第114章 新皇新政(第1页)

在处置了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一众建文旧臣之后,朱棣心中却依旧觉得此事做得还不够彻底。这些人过往的言行举止,已然让朱棣清醒地意识到,若要让大明的黎民百姓真心承认自己乃是正统所在,那就必须彻底消除大哥朱标以及侄子朱允炆身上所承载的正统名分。回想起此前自己曾下令以天子之礼安葬朱允炆,朱棣此刻不禁微微感到懊悔。而念及大哥朱标时,朱棣更是忍不住再次喟然长叹,他深知若大哥尚在人世,定然不会如朱允炆那般对待宗亲,而自己恐怕也绝不会萌生出一丝一毫谋逆篡位的念头。虽说自己已然从大哥之子手中夺过了皇位,内心深处对大哥着实愧疚万分,可朱棣经过深思熟虑后,还是毅然决定废除大哥和侄子朱允炆的皇帝称号,试图以此来大力宣扬自己的正统地位,同时也期望能够消除他们父子二人在大明百姓心中留下的影响。就在二十六日这一日,南京城中处处弥漫着肃穆的氛围。众人皆依照旨意行事,将兴宗孝康皇帝的牌位迁移至陵园之中,曾经的尊号不再继续沿用,而是仍旧称其为懿文太子。这看似仅仅只是一个名号上的简单更改,然而却仿佛在无声之间宣告着一个旧时代已然彻底落下了帷幕,而崭新的秩序正有条不紊地逐步建立起来。秋七月初一,明媚的阳光倾洒在南郊的广袤大地上。朱棣身着庄重华贵的冕服,亲自莅临主持那大祭天地的隆重仪式。在这庄严肃穆的场合之中,朱棣向着天地郑重宣告自己已然成为大明的帝王,同时也顺带着祭奉明太祖。待祭礼完毕之后,一道诏书颁布至天下各处:“今年以洪武三十五年作为纪年,明年则定为永乐元年。建文帝在位之时所更改的成文法制,全部恢复为旧有的制度。”此诏令一经下达,意味着过往建文朝所留下的诸多施政痕迹都将要被一一抹去,一切都要重新回归到太祖时期的旧模样。这对于整个大明的官场以及民间而言,无疑是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震动。随后的近半年,陆陆续续的旨意从京城发出,宣布着朱棣这位新皇对朝堂的一系列改革。为恢复民生,朱棣还下达旨意:“山东、北平、河南这些遭受兵祸侵扰的州县,免除徭役三年;未曾遭受兵祸的州县以及凤阳、淮安、徐、滁、扬三州,减免租税一年;而余下的全国其他州县,则全部减免今年田租的一半。”这道诏令,恰似给那些历经战乱之苦的百姓们送来了一丝难得的喘息之机。在那些饱受兵灾折磨的地方,百姓们听闻可以免除徭役,眼眸之中瞬间燃起了些许希望的火苗,仿佛已然看到了往后的日子能够慢慢恢复生机的那一抹曙光。而其他地区的人们,也因田租得到减免而暗自松了一口气,内心对新皇的这一惠民举措满是感恩之情。七月二日,朱棣下诏任命前北平按察使陈瑛为左副都御使,并且做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决定,那就是将建文朝废弃的官员全部予以恢复任用。这一举措,一方面是为了填补当下朝堂由于大肆诛杀建文旧臣而出现的诸多空缺,另一方面也是在向天下人昭示,自己并非是那种一味排斥旧人的君主,只要愿意为新朝尽心尽力地效力,过往的一切皆可既往不咎。七月三日,朝廷恢复太祖时期的官制,整个朝堂旋即开始紧锣密鼓地重新梳理起官员体系,各方都在齐心协力地进行调整,盼望着能够尽快让朝堂恢复正常的运转秩序。同样也是在这一天,朱棣下旨改封吴王允熥为广泽王、衡王允熞为怀恩王、徐王允熙为敷惠王,让他们随同母妃吕氏一同居住在懿文太子的陵园之中。这几位皇子,在这场靖难风云的席卷之下,已然失去了曾经所拥有的尊贵地位,只能在那陵园之中伴着往昔的回忆默默度日。他们望着那熟悉却又透着几分陌生的宫墙,心中满是对命运无常的无尽感慨,可事已至此,也唯有默默接受这已然既定的安排了。七月底,朱棣再次下旨,任命江阴侯吴高总督河南、陕西两地的兵备事务,让其肩负起安抚军民的重要职责。尚书严震直、王纯以及府尹薛正言等人纷纷领命,踏上了巡视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等地的路途。他们一路巡查,目睹那些因战乱而变得破败不堪的村落,看到百姓们流离失所、面容憔悴且面黄肌瘦的凄惨模样,不禁在心中暗暗发誓,定要竭尽全力让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重新回归安宁,使百姓们能够再次过上安稳祥和的日子。在坐稳皇位之后,朱棣深切体会到了治理国家的千辛万苦,也明白自己迫切需要一批贤能的肱股之臣来辅佐自己治理大明江山。八月一日,侍读解缙、编修黄淮进入文渊阁开始供职。没过多久,又下令让侍读胡广、修撰杨荣、编修杨士奇、检讨金幼孜、胡俨一同入朝为官,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与决策。,!这些学识渊博、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汇聚一堂,这本该是一幅令人振奋不已的文化盛景,然而在这靖难之役过后的特殊时期,却又带着几分复杂而微妙的意味。他们心里都很清楚朝堂之上暗潮涌动,而此时铁铉被处以凌迟极刑的事更是让他们心有余悸。也正因如此,尽管他们怀揣着治国安邦的远大抱负,却也只能小心翼翼地在新皇的眼皮子底下施展自己的才华,不敢有丝毫的差池出现。为保北方边境安稳,朱棣命左军都督刘真前去镇守辽东,肩负起保卫边疆的重任。他深知辽东之地对于大明江山的重要性,所以一到任便雷厉风行地开始整饬军务,大力加强边防力量,同时用心训练士兵。在他的一番努力之下,那片广袤无垠的边疆之地渐渐多了几分安稳祥和的气息。为了能够更好地监察天下的情况,八月六日,朱棣分别派遣御使去往各地察看利弊。这些御使们肩负着朝廷赋予的重要使命,纷纷奔赴各地。他们深入民间,用心去了解百姓们的疾苦,仔细查看地方官员的所作所为,并且将所看到的一切情况如实记录下来,以便朝廷可以依据这些情况做出更为妥善的决策,进一步改善天下的治理状况。在军事方面,朱棣也开始向大明的各个地方分派武将,以此来维护江山的稳定。八月七日,任命都督何福为征虏将军,前去镇守宁夏,同时节制陕西行都司;任命都督同知韩观前往江西练兵,节制广东、福建两地。他们在不同的地方各司其职,发挥着各自的重要作用,或是镇守一方保境安民,或是训练兵马以备不时之需,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为这刚刚经历过动荡的大明江山筑牢根基。十三日,西平侯沐晟奉命前去镇守云南。他在那片边陲之地向来有着颇高的威望,刚一到任便积极地安抚当地的各族百姓,妥善处理诸多繁杂琐碎的事务,使得云南继续保持着稳定与繁荣的良好态势,宛如大明边疆上一颗璀璨夺目且安稳祥和的明珠。九月四日,朱棣开始论靖难之功进行赏赐,封丘福为淇国公、朱能为成国公,张武等十三人被封为侯,徐祥等十一人被封为伯。紧接着又论诚恳依附之功,封驸马都尉王宁为侯,茹瑺、陈瑄、都督同知王佐皆被封为伯。一时间,朝堂之上涌现出了许多新晋的功臣,他们因为这场靖难之役而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收获了无上的荣耀以及丰厚的赏赐十四日,朱棣下旨规定了功臣犯死罪减俸禄的相关条例。虽说不像自己的父亲那般送出免死铁券,但这也算得上是对功臣们的一种特殊优待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朝廷对于功臣有所约束的考量,希望他们能够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地位,切莫恃功而骄,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来。北平作为朱棣的龙兴之地,必须要让其繁荣昌盛起来。十五日,朱棣下旨将山西那些没有田地的贫民迁移至北平,并且赐给钱钞,还免除赋税五年。这一举措旨在合理平衡两地的人口与土地资源,让那些贫苦的百姓能够看到新的生活希望,同时也为北平的蓬勃发展增添充足的人力。此外,任命韩观为征南将军,前去镇守广西,他带着朝廷的殷切期望,踏上那片土地,守护着南方的安宁。冬十月七日,朱棣下令让北平州县那些弃官逃避靖难之役的朱宁等二百一十九人通过缴纳粟米的方式来免去死罪,然后将他们发配戍边兴州。这些人曾经为了躲避战乱而逃离官职,如今虽说能够凭借缴纳粟米免去一死,可却也要背井离乡前往戍边之地,面对那未知的艰苦生活,他们的心中满是无奈与悔恨,然而也只能无奈地接受这命运的安排了。十月十九日,朱棣下旨撰修《太祖实录》,众多史官们听闻此令后便开始忙碌起来。他们需要细致梳理太祖一朝的诸多事迹,并且将其详实准确地记录下来。只是在这撰写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当下朝堂局势的影响,使得有些内容的记载变得颇为微妙起来,其中掺杂了诸多复杂难明的因素。十月十二日,朱棣下旨迁封谷王朱橞于长沙。这位谷王在靖难之役当中也有着属于自己的一番独特经历,如今被迁往长沙,心中纵然有诸多的不甘,却也只能乖乖听从旨意,前往那新的封地,开启别样的生活了。十一月十三日,朱棣册立自己的后妃徐氏为皇后。却对自己的三个儿子暂时没有任何封赏。对于朱允炆的兄弟,朱棣又做出了新的决定,将广泽王允熥、怀恩王允熞废为庶人。这两位皇子的命运再次急转直下,跌入了谷底,曾经尊贵的王爵被无情剥夺,往后只能以庶人的身份在这世间艰难求生。他们望着宫墙内外发生的种种变化,心中满是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同时也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迷茫与无助。消息陆陆续续地传回北平,王珏听闻后对此倒并不觉得太过奇怪。毕竟新皇登基,总会对旧势力进行一番清洗,对朝廷的官场格局也势必要进行一番重新洗牌。只是让王珏感到颇为意外的是,朱棣对于自己的嫡长子朱高炽以及其余的两个儿子,却至今还没有做出任何的封赏举动。王珏暗自思忖道:“也许对于此刻这位已然贵为永乐大帝的朱棣来说,还尚未想好究竟该立谁为储君吧。毕竟自己本就是通过造反才登上皇位的,要是在立储这件事上出了差错,恐怕又会引起大明江山的动荡不安……不过这样也好,北平马上就要迎来大批移民,再加上致歉信阿德流民,人口激增之下粮食不足很同意爆发饥荒,有朱高炽留在北平,也能稳定局势,我也能抓紧时间好好搞搞建设了。”王珏原本就对政治之事兴趣寥寥,如今更是无暇去为那些靖难旧臣的悲惨遭遇而伤春悲秋,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规划的科技发展事业当中,期望能够趁着朱棣推行的这一系列政策,尽早实现自己的目标。除了打算让二狗和陈妍将肥皂和酒楼的产业继续做大,王珏还把目光放到了煤炭上,煤化工作为化工行业的一大基础产业,以如今的技术条件,还是可以制作出很多东西的,这些东西不仅能对今后的道路交通、金属冶炼、军事应用和百姓民生带来很大的便利和影响,也能对王珏心心念念的下西洋起到一定的助力。:()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