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人清理战场,足足用了两天!每个尸体都要认真查看,因为他们很多是契丹王族、后族、贵族的人,身上可藏了不少好东西。所有的钱财都汇总起来,登记造册。尸体则在统计后,高高堆起来,架火烧掉。汉人百姓也有了十多万,包括原住民和被裹挟的百姓。他们也要重新登记,人口数量、年龄、性别、有何手艺、住房情况、收入情况等。这个时候,从军事学院毕业的士兵就派上了大用场。他们识文断字,学习过统计表格的使用。当时,李继岌培养这些人的时候,就想好了。必须要有一部分人从事民政管理,而且,他们必须出自军事学院。也就是自己的学生!阜新和檀州的战事如此惨烈,那么耶律德光怎么没有派兵前来呢?因为他已经被子弟军第七军李从重搞得焦头烂额,自身难保,抽不出更多兵力了!檀州战事打响的时候,李从重就收到了消息,开始猛攻临潢府!临潢府(普遍认为,临潢府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郊,但是也有不同的声音,认为临潢府位于今双辽县。本文通过史籍查阅,比较认同后一种说法),辽代称上京。临潢府是契丹建国初期在本土兴建的第一座京城,是辽国早期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临潢府正式营建于公元908年。上京临潢府城幅员广阔,气势雄伟,内分为二城。北为皇城,周长10华里;南为汉城,周长17华里,两城相连为"日"字形。皇城呈六角形,由外城和内城组成。墙高三丈,设有敌楼。其内城为皇宫,外城为文武大臣、达官贵族汇集之地。汉城在皇城之南,略呈正方形,墙高两丈,不设敌楼。契丹统治者住皇城,汉族人居住汉城,是辽国"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政治制度的反映。李从重的大军布置于皇城北门。因为汉人都住在南边的汉城,作所以李从重不必忌讳伤了汉民。李从重之所以敢如此放肆,是因为临潢府以东都是子弟军的地盘。不担心有契丹援军出现。临潢府以北,只有乌古之地的部分五院和六院的部族(由于五院和六院强大难以管制,有了阿保机把他们分为三部分;乌古之地、通辽附近、张家口附近)。他们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想要东进攻击李从重的大本营,就要翻过大兴安岭。这个难度超乎想象!或者也可以先沿着大兴安岭西侧南下,到了与燕山山脉相连的地方,再向东北攻击黑龙江。但这样更费时费力,还不如直接南下,支援临潢府。临潢府西南,契丹七十五万大军,正跟子弟军打得不可开交,也不必担心。只有东西边,才有可能出现契丹其他部族的援兵。因而,李从重在临潢府北门部署了大量的虎蹲炮、火箭弹、飞艇。耶律德光得知子弟军大军前来围城,急忙下达命令,从西部调兵。此刻的耶律德光,心如死灰!三十万皮室军,都是自己的亲军,毫无消息;二十万属珊军,是他娘的亲军,也生死不明;还有二十五万部族军,更是杳无音信。那支游击队已经屠灭了突吕不部、突举部十万军民、乌隗部的十万军民、六院部的十万军民。这样惨痛的损失,亘古未有!契丹兵制,凡十五岁到五十岁男子都列为兵籍,全国能动员的兵力在165万左右。这其中还包括汉人军队。所以,此时契丹兵力,七十五万被子弟军牵制,结局不明;还有三十万被屠灭,能用的兵力实在不多了!没想到,一个小小的阜新保卫战,居然被子弟军搞成了灭国之战!而这样的举国之战,竟然只是为了掩护子弟军的两个军从幽州撤退!耶律德光不得不再一次考虑他娘的话:不要染指中原,那不是我们的地方!但不管怎么样,也要先应付了李从重再说!李从重自持是李继岌的发小,他可不管什么汉人禁令!何况北城都是契丹的统治阶层,那还客气什么!数百架飞艇,飞到北城上空,开始抛下雨点般的轰天雷。只是,这雨点会爆炸,炸得临潢府陷入火海!城墙上的守城士兵,那里见过这样的阵仗,无不抱头鼠窜。耶律德光见死守不行,就汇集三万大军,从东门和西门分散出城,与子弟军野战。结果遇上了35式枪机,几乎被团灭。李从重一看耶律德光居然还敢反攻,顿时来了小脾气,下令土工作业,黄火药炸城墙!没想到临潢府的城墙还挺结实,炸了两次,都没能炸塌。李从重大怒,调集所有的黄火药,足足一万斤!光是在城墙根上凿孔,几百人就花费了两天时间!随后,万斤黄火药引爆,临潢府北门,城墙塌陷!耶律德光差点尿了裤子,调集城内所有的契丹人守卫城墙缺口,但却被35式枪机疯狂扫射,损失惨重。最后,还是大汉奸赵思温出主意,把南城的汉民都抓来,堵在了城墙缺口。李从重一看好几万汉人堵住了缺口,这才下令停止攻击!皇城内人心惶惶!这些自傲的契丹人从没想到,自己的老巢会被打成这样!西边的二十万援军,还有十多天才能赶来。可是这十多天,怎么熬过去!另一个大汉奸贾去凝说道:“陛下,不如让下臣和赵思温赵大人率领汉军冲他们一阵。他们也许不会下死手!”赵思温仰天长叹一声:你个大傻逼!如果你是汉人百姓,子弟军多少会手下留情。但你特么的是军队,还要攻击别人,还指望别人让着你?耶律德光大喜:能顶一天算一天,死的还是汉人,善莫大焉!赵思温投降契丹的时候,可是带着一队人马的,这就是赵思温在契丹的立身之本。但贾去凝来契丹的时候,可是光杆一根!这不是一个贾去凝卖了赵思温一支军队吗?赵思温,字文美,卢龙人。:()带着老婆回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