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棚搭好了,接下来就是好好打理,等待丰收。刚开始,冯雪琴可勤快了,恨不得一天进去八趟,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盼着它们快点长大。每天除了浇水,也确实没什么可干的。随着小苗的长大,冯雪琴也越来越忙了。黄瓜苗需要搭个木头架子,让它顺着往上爬,才能更好地结黄瓜。西红柿的秧子越长越多,连人走的小道都盖上了,需要给它修剪枝叶。棚里温度适宜,水分充足,野草杂草的生长速度也很快,每天都需要拔草。拔草、浇水、修剪等干完一遍,需要好几个小时,冯雪琴感叹吃个西红柿太难了。植物们全都开花了,她更忙。西红柿和黄瓜都需要人工授粉,用一种药水加水稀释,用毛笔沾着往花蕊上点一下。天气越来越热,虽然棚两头的塑料都拉起来通风,但棚里的温度还是又热又闷,每天光授粉就要耗两三个小时。本来就是个简易的棚,就按照一根竹竿的长度做的,高度不够,人进去还得猫着腰。冯雪琴每天在里面弯着腰干活,不仅累得够呛,还热得要命,出来衣服都被汗湿透了。王秀芬可不能由着雪莹整雪琴,她每天都来棚里干活,只是弯着腰她真是干不了太久,就干些拔草和浇水的活。冯雪琴有时候也在心里默默埋怨,二姐整天连人面都不见,也不知道她每天在干啥,肯定想逃避干活,就往外面跑。村里的其他人闲得到处玩,她们有时候来叫雪琴出去,她都没有时间。干完棚里的活,她只想倒头睡觉,再没有多余的精神去外面玩。可她一看到棚里的西红柿都挂上了青色的小西红柿,黄瓜也有小拇指粗了,茄子辣子都结上了小小的果实,就有了继续干下去的动力。看着一棚的蔬菜每天一个样,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天天长大一样,冯雪琴虽然累,但她也结结实实感受到了快乐。棚里的西红柿变得红绿相间,黄瓜越来越长,茄子和辣子也长到可以采摘的大小了。冯雪琴叫上二姐和妈妈,拿着菜篮子和筐子,第一次去棚里采摘。她们把全红的西红柿都摘了下来,黄瓜足有一尺长,茄子和辣子也长得很喜人。原本准备的菜篮子根本放不下,雪琴把西红柿倒进筐里又去摘了,她兴奋地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终于摘完了,娘仨坐在蔬菜筐旁边,每人拿起一个西红柿,在衣服上蹭了蹭,一口咬了下去。“嗯嗯!”雪琴吸了两口汁水,“真好吃啊,我觉得我能吃五六个。”“你想吃七八个也没人拦你。”冯雪莹笑着说。王秀芬也大大地咬了一口西红柿,酸酸甜甜的,真好吃。平时买上几个都是留着做饭,孩子们都很少吃上,大人就更不可能这样拿着吃了。她看着旁边红的、黄的西红柿;带着小刺的黄瓜;紫的发亮的茄子;还有弯弯曲曲的辣子,堆在一起像个五颜六色的小山。不得不承认,雪莹做起事情来,真的很让人意外,她总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点子。她们吃完了西红柿又去吃黄瓜,这次不洗洗不行了。她们把菜筐抬到院子里,雪琴洗了好几根黄瓜,给周桂花和冯德昌也没人一根。母子俩都不扭捏,接过就吃了,毕竟他们对雪莹有意见,对吃的可没意见。粗壮的黄瓜,咬一口在嘴里一股清香,嚼起来又脆又爽。周桂花忍不住到院子里一看,忙对着屋里喊:“德昌,德昌,来看看。”他们虽然没去干活,每天在后院走,自然知道那些菜都长得好,周桂花不过是给冯德昌个台阶,让他看看俩孩子的劳动成果。怄气怄了大半年了,一家人总不能一直别扭着,差不多可以收场了。冯德昌看到一大筐蔬菜,也没表现出多少惊喜,咬着手中的黄瓜说了一句,“这么多能吃完吗?”“怎么吃不完,我还没吃几个呢。等会给我大姐和姑姑们送一些,剩不了几个了。”雪琴就害怕不够吃。“爹说得对。”冯雪莹看了父亲一眼,对雪琴说,“一旦成熟了,每天都能摘这么多,根本吃不完,得想办法卖一些。”“就这么点,村里几个人就买完了。”雪琴边吃边说。“不卖给村里人,咱们卖到镇上或者县里去。”冯雪莹态度坚决。“那不是还得骑自行车,浪费力气吗?”“我愿意,卖的事情交给我。”大家听着姐妹俩一来一去的话都没吭声。周桂花虽然没表态,但她赞同雪莹的说法,一个村里住着太不讲情面,一想到被他们气晕就来气,他们吃不着活该。村里人能成上什么菜全靠运气,得看走街串巷卖菜的人什么时候来,还得看人家拉的什么菜,要不就得去镇上还县上买。冯德昌和王秀芬知道雪莹的用意,村里人那么对她,她心里有气,有敌意也可以理解,反正就几个菜,随便她们去折腾吧。自己家里能吃上这么多菜,还不花钱,这可真的是一件大好事。冯家人嘴上不说,心里还是觉得雪莹有能耐。第二天又摘了一大筐,冯雪琴也不得不承认,真的吃不了了。冯雪莹让雪琴给王周南家送了一些,就当是为自己的行为道歉,毕竟人家是被无辜拉下水的。耿秀英哪见过这么多新鲜蔬菜,只听说她们在种棚,没想到真能长出来。她对雪琴说了很多客套话,话里话外怎么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歉意?一定是自己搞错了,她不骂二姐就不错了。冯雪莹每天往县城跑,剩下的菜她全都放到自行车上带走了。县城里卖菜的虽多,可人也多,她的那点菜,根本就不需要大张旗鼓去卖。给周丽红留了一些,剩下在路边一会功夫就没了。冯爱菊和冯爱兰都吃上了娘家种的菜,再加上耿秀英的宣传,冯雪莹卖菜的消息在村里传开了。:()重生八零,我带全家走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