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来说,这样的饭食已经相当不错了。
酒足饭饱之后,大家休息了一会儿,船便开始返航。
在返航途中,大家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有的在看书,有的在交流钓鱼和捕捞的经验,有的则躺着休息,每个人都充分利用着这段时间。
等到了近海处,渔苗才让大家开始拉渔网。
刚一开始拉,渔苗就感觉到了渔网的沉重,六个人齐心协力,拉起来都颇为吃力。
但即便如此,渔网最终还是被拉到了船尾,大家也终于看清了网中的渔获情况。
渔苗十分欣喜,毕竟这一趟没有白费劲。
“老大,这一网收获不错啊,目测得有了六七千斤了吧。”
“嗯,上一趟几乎没什么收获,这一趟可算补回来了,赶紧把渔货抄上来,全部先弄到甲板上。”渔苗说完,便拿起抄网,开始从大渔网中把鱼货往甲板上抄。
一刻钟之后,大家开始轮流休息、抄鱼。
等大渔网中的鱼捞得差不多了,众人才齐心协力把渔网拉上了甲板。
大鱼很快被放了血,然后按照种规格进行了分类,装入鱼箱中,搬到了船舱里。
虾蟹和杂鱼之类的也都一一进行了分类。
这次最出彩的鱼类除了之前的两条大鱼,就属大黄鱼比较出彩,个头明显比小黄鱼大很多,颜色也十分纯正。
放血后,它们被全部归置到了鱼舱中。
这次出海,每艘渔船上都放了一些冰块,虽然数量不是很多,但用来保鲜这些渔获已经足够。
等这些海货分拣完毕,渔苗和馒头两人又开始收船两侧的渔网。
两人拉不动,烧饼和方小树也过来帮忙,把船两侧的渔网全部收上来后,又多了三千多斤的鱼货。
看来这一趟的收获单2号船差不多就有1万斤左右的渔获了。
这样一算,这一趟这艘船的渔获大概有一万一千斤左右,渔苗对这个收获感到很满意。
1号船的收获也差不多,大约是一万二千斤左右,刚好达到了船的承载最大值。
1号船来回途中下了三网,所以有这样的收获也在情理之中,而且相对于之前的某些时候,这次的收获其实还减少了一些。
两艘渔船抵达大梅沙海湾口时,陈明珠等人早已在此等候,牛车和搬运工也都准备就绪。
而且这次海湾口的百姓明显多了不少,此时已有渔船在卸货。
陈明珠看到渔船回来了,却发现无法靠岸,于是赶紧让蔡国海带人去旁边的一条路进行修整,以便搬运货物。
海湾口这里停靠船的地方比较窄小,所以只能容纳一艘大渔船靠岸。
其实不用陈明珠吩咐,蔡国海早就已经安排人去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