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女生紧接着又问了句,“那师姐可以跟我们组队吗?”
她这是要参加?宋之妧撇了撇嘴,所以昨晚是骗她的?
“看老师安排。”声线清冷疏离。
宋之妧顿时心下一动。她们师门这届三个同学都要参加,还有研二的学硕韩斌师兄也要参加,凑一支队伍正好多了一个人。想起黎教授和张教授关系还挺好,旁敲侧击一下,跟沈如皎组队这事也不是没可能的。
思考着,黎教授推门进来,“来啦,走,跟我去会议室。”
隔壁办公室也有动静,张教授喊办公室的同学一起去开会,看来两位老师是一起来的。
她跟着黎教授出去,正好与隔壁办公室的张教授一行人碰头。
再往后面瞧,只有两个学硕研一生跟在张教授后面,秦怡和孙诚。
三位同学默契地走在导师们身后,她笑着与两位同学打了声招呼。
黎教授在讲台上亲自主持,大意就是说现在是学院的关键时刻,除学术成果外,学科竞赛获奖亦是学科评估的重要评估指标。而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更是含金量较高、较权威的学科竞赛,希望大家踊跃参与。并介绍了往年学院在比赛中取得的辉煌成绩,最好的一次成绩是沈如皎带队拿了一次企业专项奖,但还未拿过“数模之星”这一最高奖项。最后鼓励大家踊跃参加,争取今年给统计系拿个最高奖。
宋之妧凝神思考了一下,即刻给黎教授发消息,【黎老师好~刚才听您的精彩演讲,学生注意到之前企业专项奖是沈师姐带队拿的,今年要是沈师姐参加的话,要不要选两位编程和写作能力好的,来组成一支强队去冲击最高奖呀?星星眼】
黎教授当然了解她的编程和写作能力,这番话的意味已经很明显了。
很快便收到回复,【结束留一下。】
这是有希望!
后面张教授讲的比赛相关介绍她没有认真听,本科时已经参加过两次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规则都差不多,经验她也还算比较丰富,是指失败的经验。
第一次参加是大二,当时临提交截止时间还有5分钟的时候队友手抖错交成了压缩包,直接一个三天三夜打水漂。
第二次参加是大三,这次她吸取教训亲自提前半小时交了上去,结果后面复盘的时候发现目录忘了加,那可是六七十页的参赛文本呀!不过这次幸好有心软的评委老师认真评阅,在没有目录索引的情况下发现了她们这颗明珠。
她都有心理阴影了,每次参赛她都是带着队员全力以赴,整宿地熬夜,没想到总是因为一些低级错误而与本该属于她们的荣誉失之交臂。
台上张教授已经介绍完,黎院长宣布散会。
张、黎教授还在讲台旁聊天,她走过去,发现秦怡也被留下了。
“你们俩建模和编程能力都不错,我们商量着让沈博带你们俩冲击一下‘数模之星’?”
宋之妧听到这句话顿时喜笑颜开,频频点头,“好哇好哇,但是沈博会同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