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狗小说网

乐狗小说网>往事悠悠是什么意思 > 第5章 牛集镇(第1页)

第5章 牛集镇(第1页)

国庆节来临之前,是牛集镇政府各项工作相对清闲的季节。这段日子里,赵云龙与新来的几个毕业生混的已经非常熟了。工作之余,各单位相互走动走动,慢慢的镇政府的领导,各部门的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就叫上名字了,特别是和许多年轻的临时工、这几年分来的学生,在周一的学习中、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中、吃早饭的食堂里以及平时的酒场上,已经结下了亲密的友谊。在那个清纯简单的社会氛围里,年轻人的心往往很容易融合在一起,兴趣相同,情投意合,在闲暇之余去享受他们青春年少的快乐时光,镇里的情况也慢慢的印进了云龙的脑海里。

牛集镇位于东湖县南大门,与广南县接壤,以大青河为界,总面积113。6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耕地面积十万亩,人口4。2万,其中农业人口3。6万。镇政府驻地有两个市直单位:运输三大队和黄河灌区东湖灌溉所,以及油田的二级单位驻地。另外,设有地税、工商、供电、农行、信用社等服务农业、农村的部门。作为全县仅有的两处高中之一的东湖县二中,坐落在牛集镇镇政府西边。牛集镇自古就是鲁北集贸重镇和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尤其重要,能形成大型集贸市场并长期发展扩大,这一点就说明该地区崇信名义,人民豁达,公平正义,包容贤助,不欺生,而且能为来此经商创业的外来人口撑腰助力,让他们安心经营,扎根发展。但随着县政府的北迁,集贸市场的分散,原始生产方式的变迁,牛集镇的区位优势和集贸重镇的光环已不再明显。

琴戏发源于东湖县牛集镇,是牛集人民及周边地区的老艺人为祖国文化艺术宝库做出的重大贡献。琴戏在牛集镇家喻户晓,大人孩子都能哼哼几句,是牛集镇的家乡戏。牛集人爱琴戏、唱琴戏,从清光绪年间一直唱到现如今。每当逢年过节、农闲时间,在牛集镇许多家庭、村委会大院、空旷的场院里,演绎着朴素幽默的唱腔。“一家人亮开嗓子就开腔,一台戏不用外人帮。”“大嫂在家蒸干粮,锣鼓一响着了忙,灶膛忘了添柴火,饼子贴到了门框上。”这些土的掉渣的顺口溜,就生动形象的反映出了琴戏发源地群众对琴戏艺术的喜爱和痴迷程度。

琴戏作为中国优秀戏曲剧种之一,由牛集及周边地区老一辈庄户艺人们在化妆扬琴、古装琴戏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传播继承,广泛流行于山东大部和江苏、安徽、东北三省的部分地区。其诙谐幽默的板腔体,灵活多样的兼唱曲牌,在竖琴、扬琴、三弦、琵琶等伴奏乐器的配合下,以淳朴生动的语言,优美悦耳的唱腔,丰富多彩的音乐语,以及滑稽夸张的肢体动作和异想天开的场景道具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琴戏获得了新生。《小姑贫》《李二嫂改嫁》以电影的形式搬上了荧幕,打开了琴戏现代戏的大门。这些改编剧目的上演使琴戏的影响扩大,并涌现出郎咸芬、林建华、李岱江、王俊英等一批著名演员。《李二嫂改嫁》的剧组演职人员还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一度红遍大江南北。而李岱江的《马大保喝醉了酒》更成为牛集镇广大群众耳熟能详的经典唱段。琴戏一度的辉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牛集人民,也成为大家扬眉吐气的骄傲。

渤海革命烈士纪念馆是华北地区最早的革命烈士纪念馆之一,系原渤海军区为悼念抗日烈士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卓越贡献而修建的,纪念馆内共刻有3914名抗日烈士的英名,为山东省省政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牛集一带是当时山东六大战略区之一的原清河区(后改为渤海区)抗日革命根据地。许世友将军、马耀南司令员、杨国夫司令员、景晓村政委、袁也烈参谋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工作和战斗过。中共清河区党政军机关,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及广南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地,曾长时间设在牛集村一带,与这里的人民结下了深厚的鱼水之情。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英雄的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支队,在杨国夫司令员和景晓村政委的带领下,为了祖国的独立和解放,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配合和支持,英勇的战斗在渤海平原上。在战斗中歼灭了敌人的大批有生力量,壮大了人民军队。这里的人民为了保家卫国,青年人积极报名参军参战,当地曾出现过“三天三千”“一门四英雄”“一门三烈士”及“一村一次参军一个连、一个排的动人场面。”涌现出了许多闻名渤海地区的英雄人物。为了支援战争,牛集人民在广南县抗日民主政府的领导下,还成立了广兴布店,广济药店,牛集兵工厂等合作商业、军械制造机构,他们不仅组织群众纺线织布,织裹腿,还为部队购买枪支、弹药,提供了大量的医药等军需物资,为前线部队运去大量的粮食、布匹和被服。在渤海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碑镌刻的3914名为国捐躯的英烈名字中,仅牛集镇籍的就有258名。勇敢地牛集人民为了拯救民族危亡,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到1944年秋天,以牛集、垦区为中心的渤海抗日根据地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为了悼念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血洒疆场、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如实记录那段光辉历史,启迪教育后人,原渤海区党政军民在当年牛集战斗的阵地上,建起了这座永垂青史的革命烈士纪念馆。

光荣的历史,优秀的文化,勤劳善良的人民,以及当地尊信重义,海纳百川的,宽容大度的淳朴民风,让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云龙虽说是土生土长的牛集镇人,但毕竟涉世肤浅,对全镇的历史沿革、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略知道些,还不十分了解,参加工作这几个月,还真学了不少见识。牛集镇由于历史原因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当地人本镇上各个村之间相互通婚的现象比较普遍。赵家湾村是牛集镇相对较大的村。历经数代,四围八庄娶进来的媳妇、嫁出去的姑娘已在全镇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亲戚网。每年的冬闭时候,逢年过节人们又喜好走亲串友,在吃饭喝酒、闲谈阔论之时,各村的奇闻轶事、风俗民情、婚丧嫁娶等社会新闻就相互传播开来,慢慢散开,很快就会家喻户晓了。

云龙来牛集镇上班,心里非常高兴,有种说不出的亲切感,离家又近,亲戚朋友、同学、庄邻庄乡彼此都相互熟悉。镇政府的主要工作还是和村干部、和老百姓打交道,熟人好办事嘛,所以对工作一定会有帮助。只要自己勤奋好学,肯吃苦受累,实实在在的办事情,相信会得到大家的认可的。一想到这里,云龙就浑身上下充满了干劲,一种兴奋的工作热情激励着他去干事创业,积极进取。

下班回家,无论和父母在一起,还是去叔叔大爷家玩,爹娘长辈们总会不住的叮嘱:刚参加工作,一定要勤快,在单位要眼明手快,有苦活累活抢着干,不要偷奸摸滑,对领导和前辈要尊重,尊大敬小,要有礼貌;和同事们相互之间要团结好,不要闹矛盾,要凡事学会忍让,不要贪图小便宜,让人家瞧不起小看咱;都是大人了,遇到花钱的事别小气,别心疼花钱,不够来家里拿;有些场子、凑在一起吃饭该参加就参加,认识人多了也跟着长长见识,如此云云,掐破耳朵眼子的嘱咐。

母亲更是一个劲地唠叨:在父母面前,在家里还是孩子,出门在外就是成年人了,你父亲十八岁就到南面的山区推着小车用粮食换瓜干去了,来回就是四五天,一百多里路,推着满满的一大车瓜干跟着你爷爷大伯们。你们现在过上好日子了,勤俭节约的传统不能丢了,到啥时候也不能忘了吃苦受穷时的那些年景。

云龙自小就在这样勤劳吃苦、节俭守家、自律守节的环境里长大,牢记着长辈们的谆谆教导,感受着他们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身体力行,已经慢慢养成了庄稼人的勤劳善良、吃苦能干、崇义守礼、自尊自律的品性,并承载着这个家族、村庄优秀家风的传承、发展。再说云龙从小就是一个心地善良、随性和气、不争不抢、顺其自然的脾气性格,更增添了这个小伙子的亲和力。无论在哪里,人们都愿意和他交往接触,他那柔和的外表、暖人的话语无形中成为营造美好氛围的渲染者。正是这种无私无利的宽容大度才能凝聚起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成就一番波澜壮阔的事业。

牛集镇党委政府作为全镇人民的首脑机关,在领导配备机构设置上,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党委书记人大主任牛振江、副书记镇长李全明,分管机关办公室后勤的政工书记王荣国、政法书记闫培民、纪检书记徐燕、武装部长齐超民、组织委员刘大民、宣传委员林芳。分管农业的第一副镇长李瑞杰,分管文教卫生的副镇长刘洪斌,分管社会民生事业的副镇长许文平,以及副科级信访助理张大卫,还有正科级待遇的政协主任李清山,另外还有挂职干部党委委员苏云鹏,科级以上干部共计14人,其中,女同志两名,配备上老中青结合,女同志占有一定的比例,真是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相互衔接,分合有序。

机关中设有委室站所,党政办公室承上启下,上传下达,内设有后勤、文秘、信息文件接收、车辆管理、对外联络、接待等,人员众多,且年轻利索;民政办负责社会民生,困难群众,扶老助残,殡葬管理等;财政所负责财税收交,工资发放,各项收支;另外武装部、统计站、审计所、司法所、综合办、人大办各司其职;农机站、农技站、水利站、林业站、畜物站、建委、土地所、计生服务站、文化站、经委、经管站等等一应俱全。此外还有双管单位,法庭、派出所、卫生院、教育办、还有条条管理的邮政、供电、工商、税务、信用社等等,门类齐全、功能完善。

镇政府下面还有许多的镇办企业,具体由镇经委统一管理。有镇预制厂、装卸队、面粉厂、服务厂、建筑公司、农机服务站、交通旅馆、盐厂、手套厂、铁木社、种子站经营点等等。

镇政府共有车辆七部和一辆偏三摩托车。书记镇长每人一部桑塔纳,党政办一部仪征面包车和一辆皮卡车,计生办有一辆130货运两用车,水利站有一辆皮卡车,民政办配有一辆面包车,司法所一部偏三摩托车。由于计生及水利站的工作性质特殊,又给工作人员、站长每人配了一辆嘉陵摩托车,林业站有一部250摩托车,其余不论年龄大小,清一色自行车。所以干部职工有一个流传广泛的口头语“大官桑塔纳,小官坐仪征,剩下的一律加脚蹬。”主要集体活动,中心工作全镇上下齐上阵,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全部出动,场面壮观,热闹非凡。

牛集镇的领导层基本上都是当地人,他们来自各条战线,经过几年工作,辗转行业,最后汇集到镇党委政府,历经千难万险最后破茧成蝶,实现了华丽转身,变为人民的公务员。牛振江书记退伍之后,长期担任牛集村党支部书记,因为工作优秀,成为镇工作人员,又因成绩突出被提拔为组织委员,转升至镇长;王荣国由教师录取到镇党委办干秘书,后提拔成宣传委员,于九四年初任政工书记;闫培民盐厂厂长提拔为政法书记;徐燕中专生,29岁,由党政办主任提拔为纪检书记;齐超民人武部干事,军转干部,后提拔为武装部长;李瑞杰,原计生办主任,后转为正式职工提拔为副镇长;刘洪斌,由镇土地所长提拔的副镇长。许文平和刘大民,林芳,苏云鹏,都是大中专生毕业后分到县政府部门,提拔后到基层任职挂职锻炼;李清山由副镇长提拔为正科级政协主任;张大卫由水利站提拔为信访助理。

九十年代初期,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农村工作形势,市县政府加大配强了乡镇领导班子。由于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工作经验不足,工作时间不长,很难驾驭农村的工作。组织部门经过调查研究,报县委同意,从退伍军人、支部书记、企事业负责人中、在基层工作时间长、经验丰富的股室站长中提拔任用一批干部来贯彻执行党在基层的方针路线,担当起开展农村工作、发展区域经济、推进社会事业进步的重任。

在经过一系列的民主测评、党委提名、群众推荐、组织考察、纪检公安部门把关,一批各行各业工作突出,成绩优秀的人才被选拔到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中来。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从县委部门提拔了部分学历高、有能力的年轻干部来基层任职挂职,实现老中青结合、文武兼备、土洋互补,进一步充实增强领导班子的全面性和驾驭能力,以便更好的开展工作。

牛集镇委室站所的中层干部也来自不同的工作战线,个个出类拔萃,能文能武,单打独斗,各挡一面,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阅历。不管多么艰巨的工作,他们都能冲的上去,打得赢,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他们手下当兵的机关干部也都是一呼百应,干基层工作的行家里手。所以整个队伍从上到下都是铁板一块,正是因为有这么一群忠实可靠的基层战斗堡垒,才使得牛集镇全体上下在贯彻执行上级政策,落实各项任务中工作突出,成绩斐然,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县1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前列,受到县委领导的一致好评。

全镇27个村根据区位划为四个管区,分别是东部赵家湾管区,北部牛集管区,西部的郭店管区和南部的王庄管区。管区主任由镇直部门负责人担任,党政领导分管,各村包村干部任成员。主要任务是三提五统的征交,夏季公粮的征收,农业开发,林水会战以及各项农村工作的贯彻落实,监督督促。各村书记、主任由管区统一领导,分配到各村的任务在管区的统一指挥下分步实施。各村书记主任有什么事项逐级汇报,经由村干部、管区逐级汇报,再由党政联席会议研究解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